为进一步提升综合执法效能,今年以来,蚌埠市蚌山区天桥街道从“整合力量、明确清单、优化网格”三个关键维度发力,探索出一套贴合街道基层实际的执法新路径,让治理效能实现质的提升。
聚合力、破壁垒,联合执法破解“多头管”难题。为破解“重复执法、交叉执法”这一痛点问题,天桥街道综合执法队主动牵头,强化部门协同,将城管中队、社区工作人员等多股力量整合起来,形成“1+1>2”的执法合力。近期,针对辖区内电动车充电桩使用安全问题,执法队联合社区、城管中队,以及第三方充电桩运维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一次全覆盖排查整治行动。行动中,技术人员负责对辖区公共充电桩进行专业检测,重点排查线路老化、接口松动、设备故障等安全隐患;执法队员则针对居民私拉电线充电的违规行为,采取“现场宣教+柔性执法”的策略——不仅拿出近期因飞线充电引发火灾的典型案例,还通过宣传彩页、警示视频等直观形式,向居民讲解违规充电的安全风险;社区网格员则主动上前协助居民收纳违规充电线与设备,引导大家到公共充电桩规范充电。
厘清单、明边界,规范执法杜绝“随意性”。“执法有依据、办事有标准,工作才不会盲目,群众才会更认可。”基于这一理念,街道围绕占道经营、污染防治、违规搭建等重点执法领域,制定了详细的《综合执法事项清单》。清单中明确了每一项执法事项的名称、设定依据、执法流程、责任主体等内容,让执法人员清晰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这份清单不仅规范了执法人员的行为,杜绝了执法的“随意性”,也让商户与居民对执法边界有了清晰认知——知道哪些行为属于违规、违规后会面临怎样的处置,从而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的矛盾与误解,让执法工作更易被群众接受。
筑网格、优服务,精准执法传递“民生情”。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人”,核心在“情”。天桥街道综合执法队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熟悉民情、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将执法工作与网格服务深度融合,构建起“网格发现——事件流转——力量联动——执法处置——事后监督”的闭环管理机制。辖区内两个社区的网格员,化身“移动探头”与“民情联络员”:在日常巡查中,他们既能第一时间发现违规搭建、垃圾乱倒、商户占道经营等问题,又能及时收集居民对执法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一旦发现问题,网格员会立即通过工作群将信息反馈给执法队,执法队则根据问题类型快速调配力量处置;处置完成后,网格员还会进行事后回访,确认问题是否彻底解决、居民是否满意。这种“网格+执法”的模式,让执法更精准、更接地气,也让服务更贴心、更有温度。
从以“加速度”响应民生诉求,到用“新方法”探索执法路径,天桥街道始终以“守护辖区美好、服务群众幸福”为目标,在基层治理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下一步,街道将继续优化执法模式、提升服务水平,用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辖区居民打造更安全、更有序、更宜居的幸福家园。(施雅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