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王健:改变的是颜色 不变的是初心
发表时间:2025-01-22 09:45 来源:蚌埠日报

蚌报融媒体记者 尤靖文 通讯员 凌义乐  文/图

从军16年,他不忘战友情,倾心尽力为伤残战友和烈士子女排忧解难,先后为3位战友烈士子女捐款5万余元,资助其中2名烈士子女考上大学;

退休后,他成了青少年的“守护人”,探索“六位一体”未成年人维权模式,10余年间与25名学生结对帮扶,捐款10余万元,点亮困境学子希望之光;

古稀之年,他依旧活跃在宣讲一线,先后开展理论宣讲、国防教育宣讲活动480余场,受众20万人,传承红色基因,播撒“红色种子”。

从“橄榄绿”到“检察蓝”,再到“志愿红”,固镇县人民检察院退休干部、安徽省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成员王健用实际行动不断书写着助人为乐的精彩人生,先后荣获“老山作战模范干部”“全国检察机关人民满意检察干警”“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安徽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日前,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表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由“安徽省最美退役军人”王健发起和带领的蚌埠市固镇县“五老”法律志愿服务工作室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义助军属 延续战友情谊

王健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红色的血脉在他的心中赓续绵长。1974年,王健参军入伍,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6年到1988年,他带领某团炮兵营到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在一次敌人突然炮击中,8连政治指导员朱某某把连长和3名战士推进只能容下4人的洞内,自己用身体堵住洞口,壮烈牺牲。可就在不久前,他接到电报得知女儿出生,这也成了他人生最大的遗憾——与刚出生的女儿天人永隔。

“永远不能忘记那些牺牲的战友,要替他们照顾好家人,这才是对战友最大的告慰。”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王健便发动十多位战友,每年固定拿出一个月的工资600元,帮助朱某某的妻子渡过难关,这一帮就是26年。

当得知一位受伤战友退伍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发动12位战友,每人资助2000元,帮助战友搭建养鸡场创业;他个人为3位战友烈士子女先后捐款5万余元,资助其中2名烈士子女考上大学;他时常走访看望伤残战友、牺牲战友亲属,竭尽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医疗救助、孩子参军就业等30余起……

从军16年,王健先后4次立功、18次受奖,并受到云南“前指”通令嘉奖,获“老山作战模范干部”称号。

奉献余热 用爱温情守护

1989年,王健转业到检察院工作,至2014年5月退休。从检20余年来,他从一个法律的“门外汉”逐渐蜕变为“全国检察机关人民满意的检察干警”,先后带头侦破一批职务犯罪案件。

“愿不愿意发挥余热,参与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工作?”退休,对于许多人来说,意味着职业终结,而对王健来说却是崭新的开始。

从那以后,他更忙碌了。作为固镇县关心下一代“五老”宣讲团副团长,他以青少年为子,以县检察院为家,全身心扑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上,帮助引导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他学会利用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资源,加强对青少年宣传教育,主动参与学校法治主题班会,通过现场互动、案例小讨论,搭建与家长、学校相互沟通的辅导帮扶的桥梁。

在固镇二中的一次宣讲中,王健认识了“背着母亲上学”的王璐,王健被其事迹所感动,多次前往王璐家中看望慰问,送去衣物和学习用品,同时还发动身边的爱心人士一起资助,直到王璐大学毕业。后来王璐被评为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大学毕业后,王璐感恩一路帮助过她的人,开始以善行回报社会,将曾经得到的爱心,传递给有需要的人。

“资助一名困境学子,就是播种一个希望、改变一个命运、温暖一个家庭。”王健常说,10余年间,他与25名学生结对帮扶,在思想上关心、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帮助、心理上支持,捐款1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从“橄榄绿”到“志愿红”,他以志愿者身份继续书写着精彩人生。

不忘初心 播撒“红色种子”

“父辈们英勇抗战的故事、与战友们一起守护祖国的经历,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我前进。”虽然已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了,但身着旧时军服的王健,走起路来依然虎虎生风。他认为,作为退役军人、退休干部,有义务也有责任去把这份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王健主动申请加入安徽省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在固镇县国防教育基地、烈士陵园担任义务宣讲员。他深入基层开展调研,选课题,找素材,结合主题教育,精心制作文字、图片、PPT课件,走进机关、单位、乡镇、企业、学校、军营开展宣讲活动。

2020年,王健参与组建退役军人“战旗”志愿服务队,发挥退役军人组织优势,开展理论宣传、慰问抗美援朝老兵、老复员军人、烈士子女、病故军人遗属活动。

近年来,王健作为省、市、县理论宣讲团成员,走进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理论宣讲、国防教育宣讲活动480余场,受众20万人。

如今,古稀之年的王健依旧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他笑着说:“咱退役老兵,在哪里都不能掉链子,我要争做一块儿有用的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蚌报快评

情怀 信念 责任

庞贵军

今天的《改变的是颜色 不变的是初心》新闻报道,编者看后感慨万千!

从橄榄绿的军旅生涯,迈入检徽闪耀的检察队伍,再到投身志愿服务的志愿红海洋,服装色彩的转换,勾勒出王健一段段不凡人生轨迹。

面对社会巨变带来的一次次冲击,他,是如何保持炽热初心始终熊熊燃烧,而未曾有一丝丝黯淡的呢?

先后为3位战友烈士子女捐款5万余元,资助其中2名烈士子女考上大学;与25名学生结对帮扶,捐款10余万元;开展理论宣讲、国防教育宣讲活动480余场,受众20万人……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于漫长岁月中锚定航向、坚毅笃行,背后是源于灵魂深处的磅礴力量。

炽热的家国情怀是坚守初心的源头活水。在橄榄绿的军旅中,不惧枪林弹雨保家卫国,于检察蓝的岗位上,为法治清明殚精竭虑,到志愿红传递温暖,王健以国之所需为奋进坐标,将个人理想融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追求之中。

坚定的理想信念宛如暗夜北斗。从战场到职场,从风华正茂到鬓角染霜,面对功名利诱、挫折磨难,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赋予王健跨越重重关山,朝着既定目标稳步迈进,在岁月淘洗下愈发纯粹。

对责任的敬畏之心恰似铮铮戒尺。穿上制服,肩扛使命,在其位谋其职,从关乎生死的战场到定分止争的公堂,再到服务社会的基层一线,王健敬畏责任,慎之又慎,不断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用点滴作为为初心添彩。

家国情怀的滋养、理想信念的指引、责任敬畏的鞭策,初心,在王健心灵沃野扎根,长成参天大树,把担当践行于行,书写出不负时代的人生答卷。


【编辑:贾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