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蚌埠市五河县浍南镇徐桥村,“积分超市”货架上物品琳琅满目,旁边张贴的“信用积分榜”格外引人注目。村民黄保荣正忙着清理村部广场,她笑着说:“参与环境整治能攒积分,超市里的物品都能换,要是登上‘信用积分榜’脸上也有光!”近年来,浍南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合理运用“积分制”,有效赋能乡村治理,不断激发乡村活力。
党建领航,织密信用“责任网”
为破解乡村治理中群众参与度低、长效管理难等问题,浍南镇党委将“积分制”作为深化信用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制定了《浍南镇“积分制”实施方案细则》,围绕遵规守约、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重点工作细化积分细则,由镇纪委对考核评分和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并在20个村设立积分兑换点,让“积分制”充分融入村级工作和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积分赋能,激发治理“新活力”
“过去村里办活动要靠村干部挨家挨户找人,现在大家都抢着参与,村里邻里之间矛盾少了,家家户户门前的环境也整洁了。”徐桥村村书记郭朝介绍,通过发放积分兑换卡、建立“积分超市”,村民可通过参与村内事务累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农资。实行“积分制”以来,全镇共发放积分31.8万分,兑换物资1.5万元,各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信用转化,共绘振兴“同心圆”
积分制不仅提升了治理效能,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催化剂”。通过“积分+信用+贷款”模式,把积分与信用等级评定相挂钩,作为农户贷款的参考之一,为“积分多、信用高”的农户提供更多的贷款便利,将积分转化为可量化、可激励的信用资产,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下一步,浍南镇将深化“党建+信用+积分”融合机制,推动“积分制”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领域延伸,让信用“软约束”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
通讯员: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