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2025年第一季度“蚌埠好人”候选人简要事迹展播公示
发表时间:2025-03-04 17:45 来源:蚌埠文明网

为进一步浓厚“禹风厚德 好人蚌埠”氛围,我们组织2025年第一季度“蚌埠好人”推荐工作,经层层推荐并经县区、市直相关单位公示审核,根据《关于印发〈蚌埠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选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蚌宣通字〔2024〕20号)相关要求,现对葛允友等33位“蚌埠好人”候选人进行展播公示,公示时间为:2025年3月4日—3月10日,欢迎广大市民踊跃参与评议。

中共蚌埠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

2025年3月4日

2025年第一季度“蚌埠好人”候选人简要事迹


助人为乐类:

葛允友,男,中共党员,1949年12月生,怀远县河溜镇河溜村居民。1978年退伍后,葛允友转业至河溜村委会工作,后调至河溜镇社会治安办,一直勤勉工作直至2009年底退休。退休后,他秉持党员初心,义务担任镇巡逻员、调解员,从追回失款到救急救难,从化解矛盾到维护权益,这位七旬老兵始终以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十余年调解群众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成为村民心中的“暖心人”。先后获评怀远县第三届“最美退役军人”、2023年第三季度“怀远好人”。

马开龙,男,1973年2月生,五河县小圩镇下黄村人,天津平开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0年,当得知家乡五河县小圩镇下黄村修路面临资金困难,他慷慨解囊,毫不犹豫地捐出20万元。2014年到2024年,十年间,每至新春佳节,他都会购置大米、白面、豆油等生活物资,为家乡贫困户送上新春温暖,累计捐助达2万余元。马开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致富不忘桑梓的情怀。

鲁贤江,男,1954年7月生,五河县申集镇马集村居民。青年时他因神经受损导致视力严重下降,近乎失明。1992年,他听说滁州市全椒县有一位推拿技艺高超的老中医,便毅然前往学习。凭借出色的记忆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他仅用半年时间就熟练掌握了按摩技术。学成后,为了回报社会,他坚持为周边村民免费提供按摩理疗服务。30多年来,他已累计为3500余名村民提供了免费的按摩治疗。

朱起金,男,1974年12月生,固镇县广盛家具货运司机,固镇县雷锋车队副队长兼工会主席。多年来他坚持参与公益活动,用真心帮助他人,用真情温暖社会。自2017年加入固镇县雷锋车队以来,先后带领队员开展公益活动167场次,救助老弱病残和失学儿童等困难群体达80多人,带动参与公益活动人数3800多人次,个人捐款捐物3万多元,志愿服务时长超过4200小时。先后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蚌埠市五一劳动奖章”“固镇县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赵莹莹,女,1985年6月生,固镇县广源家具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赵莹莹在经营好企业的同时,践守回馈社会的承诺,长期坚持帮扶孤寡老人、孤儿及捐资助学等,积极参加各类慈善公益活动。2019年以来,她参加助老助残等公益活动100多场次,捐款捐物达5万多元。先后荣获“固镇好人”“固镇县巾帼建功标兵”“固镇县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卫东,男,1940年12月生,中共党员,李楼乡政府退休职工。1996年,他偶然在报纸上看到贫困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的报道,内心深受触动,就此开启了长达29年的捐资助学之路。此后,他不仅资助贫困学生,还捐助困难群众,助力植树造林、支持乡村振兴。29年间,他累计捐出退休金超10万元,留下150多张捐款票据,平均每年拿出近三个月的养老金投身公益。这些善举默默展现着他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彰显出这位85岁老党员的高尚品格 。

马志强,男,中共党员,1975年11月生,蚌山区黄庄街道商会党支部书记。2016年自主择业转业至蚌埠后,创办自媒体《爱尚珠城》微信公众号,发布正能量信息1000多期,粉丝量突破1万+。成立“老兵志强工作室”,积极投身公益,开展红色宣讲20多场,用稿费资助“春蕾女童”2名,捐物捐款5万余元,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440小时。组建蚌埠121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爱尚珠城文艺小分队,开展巡逻执勤、帮困助学等志愿服务80多次。事迹被《学习强国》《中国公益日报》《安徽日报》等媒体报道,荣获“安徽省模范退役军人”“安徽省百姓学习之星”“蚌埠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王秀珍,女,1958年7月生,禹会区秀水社区穗丰小区居民。2008年退休后,她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成为社区里的热心人。2023年倡导成立了穗丰小区“我爱我家”互助站,并牵头成立了居家养老互助队、秀珍舞蹈小小志愿者以及残障服务队三支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理发、磨刀、修脚等贴心服务,传递爱老敬老温情;带领社区孩子们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免费为4名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提供舞蹈培训;组织社区残疾人开展诗朗诵等文艺演出,帮助残障人士走出封闭的内心,重拾生活信心。她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见义勇为类:

陈贺,男,1964年12月生,五河县双忠庙镇邓圩村沟北组村居民。2024年11月30日中午,陈贺骑车前往陈胡村购买农机配件,途经白夏路邓圩村丁字路口时,看到村部对面秸秆仓房上方飘起白烟,他预感可能是秸秆起火了便迅速拧油门驶向起火点。到达现场后,陈贺一边指挥打119,一边冲进火场用树枝和外套当“打火棒”奋力扑打着火点,最后在前来灭火的村民共同努力下,火势很快得到控制,成功挽救厂房里堆放价值近百万的小麦秸秆和村集体厂房。

崔俊杰,男,1994年11月生,固镇县杨庙镇何集居委会干部。2024年8月22日凌晨,崔俊杰被村里的狗叫声惊醒,他敏锐察觉村中有可疑偷狗人员,果断追击,助力警方成功抓获嫌犯。在返家路上,他又发现一名正在盗窃电动车的嫌疑人,再度协助警方将其抓捕,用行动守护着村民的安全与生活稳定。2024年11月,崔俊杰的事迹被固镇县见义勇为促进会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

孟浩,男,1992年6月生,固镇县杨庙镇蒋南居委会居民。2024年5月27日傍晚,孟浩下班路过城南谷阳消防站附近,突然听到急切呼救声。他循声而去,发现一名儿童不慎掉落窨井中。窨井深两米多,井口直径不足一米,里面积水足以没过孩子,情况万分危急!孟浩没有丝毫迟疑,迅速背靠着井壁下到井中,最终成功将孩子安全救了上来。2024年11月,孟浩救人的事迹被固镇县见义勇为促进会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

毕俊磊,男,中共党员,2001年2月生,退伍军人,蚌埠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21级学生。2024年4月1日,他在学校西门附近,突遇邻校同学因车祸倒地。毕俊磊迅速上前施救,拨打120,一路护送至医院,待联系上伤者同学和辅导员后才默默离开。他见义勇为的事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等媒体报道,极大弘扬了社会正能量。获评“龙子湖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荣誉。

夏传丰,男,1985年11月生,生前系蚌埠市鑫冠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店长;夏传奇,男,1987年9月生,蚌埠市淮上区琦轩银饰店经营者,二人为同胞兄弟。2024年7月12日,兄弟二人携家人回福建省连江县探亲,至敖江上游水域游玩。下午6时许,一男子不慎滑入深水潭,被湍急水流卷入漩涡,命悬一线。闻声后,夏传丰拿起随行携带的救生圈冲向落水点,连续投掷两个救生圈,但对方没能接住。危急时刻,夏传丰没有多想,不顾自身水性一般,纵身跃入江中施救,夏传奇与外甥林君祺紧随其后。深潭暗流肆虐,三人与溺水者一同卷入漩涡。生死关头,兄弟俩拼尽气力将落水者推至浅滩脱险,但夏传丰因体力耗尽沉入江底,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9岁的夏天,夏传奇腿部多处受伤。兄弟二人联手跳水救人的英勇壮举感动社会,事迹传遍皖闽。连江县公安局为夏传丰、夏传奇颁发了“见义勇为确认证书”;夏传丰荣登中央政法委“2024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烈士。

王传勇,男,1972年2月生,禹会区大庆街道郑郢社区居民。2024年11月29日,王传勇和同伴在大庆桥下游泳结束后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急促的呼救声。一名年轻小伙因失足落水,正被湍急的水流裹挟着逐渐下沉。生死关头,王传勇来不及穿戴整齐,抓起救生圈便跃入河中施救,最终,在同伴的接应下,他成功将落水者拖上岸。见小伙因低温几近昏迷,王传勇又与众人合力为其搓揉四肢保暖,直到他恢复意识后,安全将其送回家中。王传勇救人事迹被蚌埠日报、蚌埠电视台相继报道。

诚实守信类:

杨少英,女,1994年4月生,固镇县新马桥镇纪检干事。2024年5月7日,她在回家途中,发现一辆共享单车车篮里有个黑色包,打开一看,包内装着一台价值7000元的佳能相机。她在原地苦等失主无果,便根据包内单据上的销售信息辗转联系,最终将相机物归原主。她拾金不昧的善举,诠释传统美德,也为社会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

吴林昌,男,1964年12月生,蚌埠市晟邦出租汽车公司出租车司机。2024年1月24日上午,吴林昌驾驶出租车经过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口,搭载两名乘客。乘客到达目的地付费后便匆匆离开。吴林昌习惯性回头检查车厢,竟在后座夹缝发现手提袋,清点后发现内有10万元现金。他立即通过公司联系公安部门备案,最终完璧归赵,将巨款交还失主。蚌埠日报、蚌埠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报道了他拾金不昧的事迹。

胡林海,男,1971年7月生,安徽省金海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自1992年踏入种业领域以来,扎根田间,潜心研究,成功选育并推广了30余个种子品种,其中“淮麦46”在全省沿淮地区小麦种植中创下最高产量。他始终恪守诚信经营,在保证种子品质的同时,推行订单小麦生产加价10%回收,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收益保障。带领合作社带动当地7万余亩田地参与小麦良种繁育,年均共为多家种子企业繁殖小麦种3500万公斤,每亩均增产效益150元,年均增收1050万元左右。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获评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安徽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蚌埠市诚信企业等称号。他个人也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安徽省劳动模范、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农户)、安徽省乡村振兴人才等多项荣誉。

敬业奉献类:

刘中永,男,中共党员,1979年10月生,怀远县万福镇陈安村党总支部委员、民兵营长。2018年,他被推选为陈安村党总支部委员,通过调研考察,引入芡实种植加工和小龙虾养殖等产业,走出了一条“农户+电商”的致富路,带动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2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16万元,实现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展现了退役军人的风采与担当。刘中永获评2023年第四季度“怀远好人”。

文世兵,男,1976年10月生,五河县弥陀寺初级中学校长。2002年,文世兵从六安老家来到了五河县弥陀寺中学,在这里扎根二十余载,其间短暂调至县城后,因牵挂老区孩子又毅然申请调回。教学中,他一人兼教多门课程,面对师资短缺难题,他多次主动“补位”,即便自身课满、教学任务繁重也毫无怨言。管理中,他廉洁奉公,真诚为校,对学校发展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助力学校获“安徽省教育先进集体”称号。先后荣获2022年蚌埠市最美教师、五河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丁秀荷,女,1988年9月生,固镇县石湖乡康湖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丁秀荷当选康湖村党支部书记,敢为人先,在全乡率先推行村集体土地自主经营,当季就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2023年,她深挖特色产业,带领村两委利用林下闲置土地种植20亩赤松茸,成立全乡第一家村办农业公司。2024年秋,丁秀荷牵头打造石湖乡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开通“村干部小丁”助农直播室,通过线上模式销售红薯、干辣椒和赤松茸等农产品4500余单,销售额破百万。先后荣获 “新时代美好固镇建设先进个人”“蚌埠市十佳网络正能量人物”“固镇县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擂台比武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顾迅,男,1986年10月生,中共党员,蚌埠市公安局龙子湖分局责任区刑警一队(打击新型网络犯罪专业队)队长。从警以来累计破获侵财案件37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60余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700余万元。由他侦办的“杨志被诈骗案”,历经7个月,抓获百余人,追赃400余万元,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对该案件进行了全面报道。先后获评“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市级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曹宗山,男,中共党员,1979年1月生,国网蚌埠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超高压运检(带电作业)班班长。24年来,他始终扎根供电检修一线,足迹遍布蚌埠地区7000余基输电杆塔,并远赴西藏帮扶完成世界海拔最高的等电位带电作业,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期间,进京参加骨干电网的保电任务,累计完成带电作业700余次、高空作业5300余小时。深耕技术革新领域,他率先在全省应用“无人机+小飞人”方式开展等电位带电作业,开创了高效安全作业新模式。累计发表创新论文及取得技术成果30余项。先后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江淮电力工匠等荣誉称号。

堵翠云,女,1963年7月生,原龙湖二小校长、党支部书记。执教三十年来,她身为校长、老师,更充当留守儿童的“妈妈”,关怀他们的身心,用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晴空。退休后,她仍心系教育,放不下身边留守儿童的成长,牵头组建了“不忘初心”志愿服务队伍,带领志愿者通过情感关怀、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持续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先后荣获蚌埠市教育系统“巾帼十佳”“三八红旗手”“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王昌华,男,中共党员,1977年10月生,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兼总经理。从业十五年来,他从电气工程师晋升至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领导团队攻克CIGS薄膜太阳能技术,打破国际垄断,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并推动产线智能化升级。他主导或参与的 “全自动纵切机新型控制系统”“平板玻璃生产线在线切割系统” 等多个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从技术尖兵到产业领航者,他以创新之火点亮“中国智造”,在玻璃与光的交响中谱写新时代工匠传奇。先后荣获中国建材联合会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奖、第八届安徽省专利金奖、蚌埠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蚌埠市五一劳动奖章、第三批蚌埠市大禹英才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祝伟,男,中共党员,1970年4月生,高科花园卫生服务站医生。2006年,他主动放弃市级医院的工作机会,选择到初创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药品匮乏、设备落后的艰苦条件下,走遍辖区内上千户老旧小区,建立起4000余份居民健康档案。他的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随时响应居民医疗需求,多次妥善处理紧急医疗事件。他秉持工匠精神精研医术,从中级职称的外科主治医师成长为全省首批全科转岗医生,年均接诊量超万人次,成为跨区域患者慕名求诊的“健康守门人”。三十三年来,他背着药箱穿梭于楼宇巷陌,用半生坚守生动诠释“医者仁心”的真谛。

徐从虎,男,中共党员,1982年4月生,蚌埠市烟草专卖局专卖监督管理科(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科)科长、稽查支队支队长。自2006年入职蚌埠市烟草专卖局以来,从基层员工成长为行业专家,精通真假烟鉴别技术,带领团队推动卷烟质量监督检测站建设,助力10人次取得国家局资质。他创新建立公安、烟草情报研判室,研发分析工具,破获重大案件,涉案金额超30亿元。先后荣获“安徽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先进个人”、蚌埠市“五一”劳动奖章、“珠城工匠”“十大法治人物”等荣誉称号。

孝老爱亲类:

唐红军,男,1966年8月生,怀远县唐集镇唐集村居民。2001年,妻子被查出患有良性脊椎细胞瘤,唐红军不惜一切,东拼西凑筹集资金为妻子进行手术。但遗憾的是,术后妻子瘫痪在床。2012年春节,父亲又被诊断为晚期胰腺癌,生命仅剩数月。在这段艰难时期,唐红军强忍悲痛,全力以赴照顾父亲,直至其安详离世。唐红军以巨大的勇气和毅力,二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始终坚守着对家人的责任和义务。唐红军获评2023年第三季度“怀远好人”。

汪世超,男,中共党员,1969年1月生,怀远县陈集镇君王村民政协理员。2000年,三岁的儿子被诊断为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医生断言治愈无望。汪世超没有放弃,与妻子带着孩子四处求医,耐心教孩子生活技能,陪他康复训练。后来,妻子又身患疾病,汪世超同样给予她关爱与鼓励。20多年来,汪世超不辞辛劳,悉心照料妻儿,用坚强和付出让这个历经磨难的家庭充满温馨与希望。汪世超获评2023年第三季度“怀远好人”。

杨小凤,女,1976年9月生,五河县新集镇潘圩村居民。2019年,81岁的婆婆突发疾病,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杨小凤主动挑起照顾婆婆的重担,尽管毫无护理经验,她仍自学相关知识,全身心投入照料。寒来暑往,她从未有过一丝抱怨。2024年底,87岁的婆婆在杨小凤的精心呵护下安然离世。五年坚守,杨小凤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孝老爱亲的时代内涵。

孙华,女,1966年2月生,蚌山区纬二路街道爱国巷社区居民。孙华的弟弟出生时患有智力和身体双重残疾,从弟弟幼年时起,孙华就主动帮父母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婚后,她和丈夫一起,对弟弟的照顾更加细致入微。2010年,丈夫与父亲相继离世后,母亲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孙华独自扛起了照顾弟弟的全部重担。15年来,她以顽强的意志和柔弱的身躯,为这个饱经风雨的家撑起一片天。孙华荣获2021年“蚌埠市十大孝星人物”。

李华,女,1959年8月生,禹会区安平社区信地潜龙湾小区居民。1969年,李华的弟弟因出生时长时间缺氧,导致脑部严重损伤,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瘫。2014年,父母相继离世后,李华毅然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十多年来,她风雨无阻地奔波于工作与家庭之间,尽心尽力照料弟弟的起居,用行动守护着这份深厚的亲情。

张怀芝,女,1976年6月生,高新区绿地世纪城社区居民。婚后,她与丈夫共同承担起家庭重担,悉心抚养四个未成年的弟弟妹妹。省吃俭用,日夜操劳,不仅供弟妹们完成学业,还帮助他们成家立业。面对公公因脑梗瘫痪在床、婆婆视力障碍的双重困境,她毅然肩负起照顾老人的重任。自学护理知识,为公公翻身擦洗、按摩肢体,为公婆精心调配饮食,更将家中环境改造得处处为老人着想。二十五年来,她无怨无悔地付出,其孝老敬老的美德深深影响着下一代,让良好家风得以代代传承。

【编辑:谢祖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