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蚌埠禹会区:以“三式”凝“三力” 共解基层治理“密码”
发表时间:2025-04-25 09:09 来源:“学习强国”蚌埠学习平台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纬四街道新船塘社区党委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辖区单位开放式参与、多元主体协商式治理以及各方资源融合式自治的实践路径,不断健全组织体系、凝聚多方合力、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社区治理和服务保障双提升、双促进。

资料图

开放式参与 筑巢引凤汇聚外力

社区党委牢固树立“治理共同体”意识,秉持开放式参与的理念,援引多方社会资源助力社区发展。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实现辖区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建立,划细划小“网格”,选配物业从业人员、党员中心户等担任专职网格员,吸纳在职党员、热心居民等担任楼栋长开展服务,织密基层治理体系。构建“1+N+X”大党委工作模式,以1个社区党委为核心,带头统筹N个“大党委”成员单位、X个辖区单位、社会组织、非公经济等,通过签订契约化共建协议,定期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以收集梳理居民需求、研判分析居民需求、着力解决居民需求为主要工作思路,推动辖区力量在社区集结、党建资源在社区整合。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以社区干部为主,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离退休党员等其他类型党员为辅,明确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社会工作经验丰富、居民群众满意等选用标准,选优配强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已吸纳小区各类人才成立特色志愿队伍8支,深度参与小区治理服务。

资料图

协商式治理 党建引领提升合力

社区不断优化党群服务阵地布局,本着“阵地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因地制宜利用社区、物业等服务用房,建设集党群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于一体的社区服务综合体,以及集党员活动室、矛盾调解室、物业服务企业等于一体的小区党群服务站,将群众牢牢凝聚在基层党组织周围。同时社区党委以群众需求为主线,通过居民来信来访、网格走访等方式听民情集民意,提炼出居民急需解决的、普遍反映的、有现实需求的、有实现可能的议题,制定形成“民主议事清单”。发挥小区党群服务阵地作用,落实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坐班接访、“三方议事”制度,由小区党支部牵头,定期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召开三方议事会研究解决“民主议事清单”相关问题,自工作开展以来,召开三方议事会20余次,化解小区邻里矛盾纠纷、环境卫生等问题56件,让小区“居民之家”阵地成为居民的安心港湾。

资料图

融合式共治 社区治理激发动力

社区依托有形阵地、链接各方资源,以新兴领域参与、区域单位共建、社会力量补充等方式,丰富多元共治形式,为党群服务阵地注入“新”力量,增添“新”活力。通过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各项机制,广泛收集老年人、未成年人、生活困难家庭、残疾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微心愿”,探索形成全周期全链条关爱保障机制,持续织牢织密党群“连心网”。通过“微心愿”活动整理出“两企三新”领域从业者包括医疗、法律等方向的共性需求清单,构建以“组织联建、资源联用、帮扶联做”的“三联”工作模式,发挥区域化共建单位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提升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聚焦群众“关心事”,整合多方资源力量,不断延伸便民服务半径、拓展便民服务内容。深入推进“心‘新’相印”特色党建品牌——红心领“新”航、倾心诊“新”声、热心办“新”事、恒心解“新”忧、悉心聚“新”力,探索“‘四助’为老,情暖夕阳”新模式助力基层治理,以“老小青新”为重点,着力打造老年大学、儿童之家、工会驿站,着力形成公共服务矩阵,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史蕊静)

【编辑:柴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