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孙成:水产技术革新领航人 乡村振兴梦想践行者
发表时间:2025-05-06 08:01 来源:”学习强国“蚌埠学习平台

在怀远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青年,他以科技为笔,以水域为纸,绘就了一幅幅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他,就是怀远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孙成。近日,他荣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成为蚌埠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年。从一名对水产养殖知之甚少的门外汉,到成为行业内公认的技术骨干,孙成用汗水与智慧书写了一段不凡的奋斗历程。

初入行:求知若渴 拜师学艺

时间回溯到2017年,当孙成第一次踏入怀远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的大门时,面对的是一片未知的领域。“那时候,我对水产养殖的了解仅限于儿时跟着外公去河边捡鱼的记忆。”孙成回忆起那段青涩的时光,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面对专业知识的匮乏,孙成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主动出击。他紧紧跟随单位里的老同志、也是他后来的师父——孙守旗,开始了系统的学习之旅。“师父不厌其烦地教,我也聚精会神地学,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孙成说,正是这份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望,让他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逐步掌握了水产养殖的核心技术。

孙成的成长之路,离不开各类水产行业竞赛的锤炼。2017年,安徽省举办首届水产技能竞赛,孙成在师父的带领下,代表蚌埠市队参赛。尽管当时他还是个专业基础薄弱的新人,但在赛场上,他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静与自信。“我觉得既然没有竞赛的实力,那就把比赛当作学习机会。”孙成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与豁达。

正是这份心态,让他在竞赛中收获颇丰。他不仅掌握了鱼类解剖操作、细菌病药敏试验等专业技能,个人成绩进入全省前十,并“背靠”师父这棵“大树”,拿到全省团队第一的好成绩,获得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职业资格证书。这次经历,不仅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激发了他不断进取的动力。2019年,师徒再次参赛,师父全省第一,他进入全省前四,帮助团队蝉联团体第一名。

随后,孙成多次陪同师父参加该赛事,每一次都全力以赴,每一次都收获满满。终于,青出于蓝的他,以0.6分的微弱优势荣获全省第一名,却就此在全省为蚌埠市水产打下江湖地位。孙成还实现了登上全国竞赛舞台的目标和梦想,更呈现了与师父同台竞技的难得画面,均取得优异成绩。这期间,他先后获得农业技术员职业资格证书、“安徽省技术能手”称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全国农业技术能手”等荣誉。

科研路:创新驱动 引领发展

在科研的道路上,孙成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他积极参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承担了多项重要任务。在项目中,他不仅创建了泥鳅池塘养殖示范基地和淮王农业稻鳅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还探索出了乌鳢池塘健康养殖模式,为渔业增产、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孙成深知这一点。他不断求学求新,集成推广关键技术。他示范和推广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稻田循环水生态种养技术等新型养殖模式,通过提高水体溶氧、减少换水量等方式,有效提升了产品品质,促进农民增收8000万元。这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孙成在指导中华鳖工厂化设施养殖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通过建设高位池和池上人工甬道,增加了养殖空间,单产提高了15%以上。同时,他还创新性地成功研发了“水温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节能减排和养殖管理的智能化。这一系统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养殖中水温不统一且难以控制的难题,还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养殖批次规格的整体性,直接经济效益达6000万元。

兴产业:转型升级 助力振兴

面对水产养殖业的新形势、新挑战,孙成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他深知,只有不断创新和升级,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在他的推动下,怀远县水产养殖业实现了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的转变。

他指导养殖企业延伸产业链,建设中华鳖加工基地,不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2023年,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指导企业延伸产业链,建设全省第一个甲鱼加工基地,全年加工生鲜甲鱼2000吨以上,产值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个。2025年,再次争取中央资金,建设第二个甲鱼加工基地,年加工生鲜甲鱼2500吨以上,产值近2.3亿元。目前,怀远县中华鳖年产量已达1.4万吨,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五,成为当地水产支柱产业之一,甲鱼产业年产值达7亿元左右。2023年,怀远县荣获“中国龟鳖产业十强县”称号。

在推动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孙成始终不忘绿色发展的理念。他深知,只有实现绿色发展,才能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他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通过稻虾、稻鳖、稻虾鳢等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粮渔共赢”的目标。在他的努力下,怀远县稻渔面积已达6.6万亩,年产小龙虾6000吨,产值1.8亿元,亩增收2200元左右。其中,稻虾鳢模式更是在不增加生产和管理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亩增收3000元以上的显著成效。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孙成深知这一点。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为怀远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作为基层科技工作者,我将继续推广先进技术,以萤火之光增辉岁月,以绵薄之力奉献社会。”孙成说。(谢勋章)

【编辑:沈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