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蚌埠五河小圩镇:“六尺巷工作法”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
发表时间:2025-07-18 08:45 来源:“学习强国”蚌埠学习平台

在蚌埠市五河县小圩镇的乡间邻里间,“让三尺地,行万里船”的六尺巷故事正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近年来,小圩镇深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六尺巷工作法”为核心,倡导“以和为贵、以礼为先、以让为荣”的文明新风,通过打造特色调解平台、创新调解机制、激活激励动能,让矛盾纠纷在春风化雨中消融,为全镇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和谐根基。

阵地建在“家门口”,纠纷化解“零距离”

“有事找调解,烦心变顺心”,这是小圩镇群众常挂在嘴边的话。镇里精心搭建的“和圩贵”镇级调解室,如同化解矛盾的“专业门诊”,整合司法所、综治中心等力量,定期邀请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坐堂问诊”,将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多元调解拧成“一股绳”,为复杂纠纷“精准把脉”。在这里,专业力量与贴心服务碰撞,让每一起疑难纠纷都能找到“破题之法”。

小圩镇下黄村调解纠纷现场

而遍布各村的“邻里话室”,则把调解桌搬进了村民家中。泡上一壶茶,围坐一张桌,“家庭式”的轻松氛围让剑拔弩张的争执渐渐缓和。本土“五老”人员化身“话事人”,用乡音讲情理、用村规说事理,让宅基地纠纷、邻里摩擦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拉家常中迎刃而解。“小事不出村”的承诺,正通过这一个个“接地气”的调解点落地生根。

“一二三”调解法,巧解矛盾的“金钥匙”

小圩镇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一二三”调解法,成为化解矛盾的“金钥匙”。“一听”是耐心倾听矛盾双方的诉说,运用心理学“共情”技巧争取信任,详细记录双方诉求,为后续调解打下基础。“二学”即一方面介绍六尺巷等矛盾纠纷正反面案例,另一方面分享下黄氏家训、许氏家训等好家风家规,用身边事、家族理引导当事人转变观念。“三谈”:一是调解专班先谈,由本村“五老”人员等组成专班,根据诉求和调查情况研究形成初步方案;二是与涉事双方分别谈,通过心理疏导做通思想工作;三是集中调解谈,组织专班与双方集中谈判,必要时邀请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参与,推动矛盾化解。

积分制添活力,善治新风“入人心”

“参与调解能积分,积分能换日用品,还能上光荣榜!”这是小圩镇群众的新共识。小圩镇把矛盾化解与积分制深度绑定,村民上报纠纷线索、参与调解、履行协议,都能按贡献“挣积分”;积分可在“积分超市”兑换油盐酱醋,还能优先评优评先,让“付出有回报”看得见、摸得着。

小圩镇下黄村积分超市

每月更新的“积分榜”成了村里的“新风尚风向标”,谁家积分高、谁家善调解,一目了然。在这份“看得见的激励”中,“以和为贵”的理念悄悄融入日常,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要我调解”变成“我要调解”,基层善治的内生动力被彻底激活。

如今的小圩镇,矛盾少了、笑容多了,邻里亲了、发展顺了。“六尺巷工作法”不仅解了纠纷,更聚了人心,为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和谐稳定的康庄大道。(高山)

【编辑:柴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