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精准“滴灌”解难题 作风转变见实效
发表时间:2025-08-01 09:06 来源:蚌埠新闻网

“以前我们迫切想砍树,但林场有规定,我们急,他们也急,因为这事儿两家单位还闹过小摩擦。”回忆起曾经的“树线矛盾”,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小溪中心供电所所长代国瑞坦言。如今,这个持续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在一次创新的“林电牵手”中迎刃而解。

这正是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一个生动缩影。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关心、企业最急盼、安全最需要的地方入手,以作风的切实转变推动一系列难题的破解,让学习教育成果可感、可及。

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多余树枝确保用电安全

“联动”破壁

从“两家急”到“一块干”

难题往往是检验作风的“试金石”。面对涉及多方、权责交织的“硬骨头”,是推诿扯皮还是主动向前?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在小溪镇,大巩山省级森林公园内一条蜿蜒数公里的高压线路,多年来深受“树线矛盾”困扰。供电部门担心树木触碰导线引发火灾,危及电网安全;林场则因古树受保护,修剪流程繁琐,且缺乏专业电力监护不敢擅动。两家单位“一个要安全,一个要保护”,矛盾一度陷入僵局。

学习教育推动了思想的“破壁”。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不再“单打独斗”,而是主动向前一步,与大巩山森林管理所多次“交流碰撞”,创新建立了“线路长+护林长”联合巡护机制。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小溪中心供电所为林场新建的护林房架设了600多米的电力线路,林场也积极配合供电部门的树障清理。如今,双方共同巡护、协同处置,不仅清除了53处隐患,更从源头上化解了矛盾。

同样的“联动”思维,在法治轨道上催生了更高效的协作。35千伏黄城线、黄崇线是双忠庙镇的供电“主动脉”,承担着全镇80%以上的供电负荷,线下树木野蛮生长,树主却拒绝配合修剪。面对这一困局,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主动寻求司法支持,与县人民检察院建立“检企联动”模式。通过无人机固定证据、搭建多方协商平台、引入环保企业溢价收购木材等“三步走”策略,不仅顺利清除了40余处“树障”,还构建起“人防+技防+法治保障”的立体防护体系。从“两家急”到“一块干”,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以开放协同的姿态,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

“三步走”服务

从“被动等”到“向前冲”

“电压太低,我们几十亩鱼塘的增氧泵都带不起来!”今年3月,双忠庙镇大杨村六七户水产养殖户焦急地涌进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双庙中心供电所。低电压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可能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

“不能像以前那样按部就班申报了事。”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双庙中心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李梦介绍,所里迅速启动了“三步走”方案,把服务往前赶:第一步,供电所层面立即调整现有变压器档位,先行提升电压,解燃眉之急;第二步,积极向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争取资源,紧急为村里增设一台变压器,缩短供电半径;第三步,同步申请农网改造专项资金,从根本上进行电网升级改造。

从“被动等审批”到“三步并作一步走”,这种主动服务的作风转变,缘于学习教育带来的深刻反思。“我们查摆问题时发现,以前有客户经理会帮客户代买代换烧坏的空气开关,虽然是出于好心,但严格来讲,这属于代收代付的违规行为。”李梦说。为此,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立行立改,对客户经理进行宣贯教育,明确“除电费外,不能经手任何费用”的铁律,引导员工从“凭经验、讲人情”向“守规矩、优服务”转变。

作风的转变,带来了服务质效的全面提升。为保障春耕夏收,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累计争取改造资金37万余元,用于农田排灌及机井用电保障,确保“电等粮”;为服务地方“双招双引”,推行“项目长负责制”,助力4个省级重点项目提前接电;为提升群众用电体验,大力推广“带电作业”,全口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同比下降73%。

强基固本

把“内功”练成“硬招”

对外服务的提质增效,离不开对内管理的强基固本。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以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功夫下在平时,把“内功”练成服务群众的“硬招”。

为激发队伍内生动力,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扩大一线产业工人代表在职代会的比例至46.4%,畅通职工参与企业事务的渠道;建立“六必谈六必访”机制,投入35万余元打造职工之家,让关爱直达基层。同时,以“一人一档一案”的方式对班组员工开展摸底调研,举办技能竞赛,以赛促学。在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下,公司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接地电阻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研发》等多项成果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长城工作室”的创新项目更晋级全国电力行业决赛。

正是这支本领过硬、作风扎实的队伍,支撑起了一系列服务举措的落地。面对曾经供电可靠性相对薄弱的双忠庙地区,他们通过无人机巡视、线路绝缘化改造、优化电网网架等一系列“组合拳”,使这一区域的供电服务质量得到根本性扭转。

知行合一,实干为要。国网五河县供电公司正将学习教育中激发出的担当精神,持续转化为守护万家灯火、服务地方发展的具体行动,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崭新篇章。(王立春)



【编辑:柴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