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不用跑回蚌埠办,自己在外地用手机就能联系和办理,我交一笔钱,直接让我爸养老金翻4倍。这样的尽孝方式,太适合我们这样不在老人身边的子女了。”提到自己为老父亲办的城乡居保补缴,人在浙江慈溪的王先生十分感慨。
王先生是怀远县徐圩乡宗庙村人,自己长期在外地工作。之前的15年间,王先生的父亲一直按较低档标准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缴费仅4400元。按此标准计算,退休后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约为226元。
人社部门在宣传城乡居保政策。
今年春节,人社部门组织工作人员下乡入村开展政策宣传,回乡过年的王先生通过这样的宣传了解到了政策允许提档补缴,就开始考虑为父亲提档补缴。但是由于假期较短,年后王先生很快就返回工作岗位。但很快他又通过微信等其他形式了解到,为父亲补缴城乡居保不需要亲自前往窗口办理,身在异地也可以操作。于是,王先生联系工作人员,很快办理了补缴手续,然后通过“安徽税务社保缴费”微信小程序,直接在线为父亲一次性提档补缴:将父亲过去每年的缴费标准提升至每年6000元档次,并办理2025年个人资助缴费6000元,此次补缴金额共计8.56万元。经过这次提档补缴,王先生父亲的养老金水平显著提升,如今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已增加至933.76元。
王先生这样为父母尽孝的故事正在蚌埠多地上演,成为蚌埠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档补缴政策惠及群众的生动注脚。为让更多乡亲吃透政策、享受红利,全市人社部门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线上推出12期政策解读短视频和待遇测算动画,直观呈现参保收益;线下组建专业宣讲队深入社区村组,开展宣传活动100余场,面对面答疑12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多份,用“家常话”讲清“多缴多得”的实惠。
服务中,人社部门特别注重精准触达。针对在外地工作的居民子女,主动沟通政策优势,联合税务部门推出代办服务,子女联系人社局工作人员办理补缴手续后,通过“安徽税务社保缴费”微信小程序输入父母身份证号,即可为父母在线补缴,实现动动手指“零跑腿”。同时,对高龄、行动不便群体,提供80余次上门服务,确保政策送到家。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全市城乡居保缴费人数达67.44万,人均缴费水平1229.28元,同比增长8.49%;办理提档补缴手续的人数达3.27万,累计补缴保费35767.39万元。目前,全市共有50.37万城乡居民正享受居保待遇,发放率100%。
“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提档补缴政策落实,帮助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充分把握政策利好,实现‘应补尽补、愿补尽补’。让政策红利真正变成群众晚年生活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