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蚌埠:外摆经济释放消费新活力 以严标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发表时间:2025-08-05 10:53 来源:蚌埠新闻网

近期,走在街头,不难发现一种新的消费现象:许多酒店在门口支起摊位,售卖起了“外摆菜”。从招牌热菜到特色卤味,这些平日里在酒店大堂才能品尝到的美味,如今以更加亲民的姿态走进了市民的生活。

“外摆菜”催热烟火气

傍晚时分,当酒店的外摆摊位一开张,香气便迅速吸引了过往的行人。红烧排骨色泽红亮、油光锃亮,轻轻一咬,肉骨分离,鲜嫩的肉质饱含着浓郁的酱汁,令人回味无穷;酸菜鱼的鱼片薄厚均匀,入口爽滑,酸菜的酸香与鱼肉的鲜美完美融合,汤汁浓郁,酸辣开胃。

记者走访了解到,大部分酒店的外摆菜品价格亲民实惠,从15元至45元不等。

“最近天热,实在不想在家做饭,‘外摆菜’帮了大忙。”正在排队的市民李女士说道,“价格实惠,菜品新鲜,关键是味道好,大厨的手艺就是不一样。”据了解,这些外摆菜的价格大多在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性价比颇高,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选购。

一家饭店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了保证菜品质量,我们每天都会根据前一天的销售情况,精心准备食材,当天现做现卖。我们就是想让消费者用最实惠的价格,尝到我们店里的好味道。”

规范餐饮“外摆”

从酒店到街边档,多家老字号餐饮、知名酒店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将高品质菜品以亲民价格摆上街头,不仅让市民轻松享受大酒店美味,更以创新业态激活消费市场,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了让商户有序出摊、放心外摆,我市相关部门全力护航外摆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前期,市场监管部门对我市大中小型不同业态餐饮单位“外摆”情况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当下我市餐饮单位“外摆”经营现状及存在的实际困难,听取相关餐饮企业诉求,深入分析潜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协调联动,主动与行政执法部门对接,了解全市餐饮单位‘外摆’情况及管理措施,并就前期调研中多数餐饮单位反馈的‘外摆’时间段等问题展开联合磋商,明确各部门均以帮扶餐饮单位解决实际困难为导向,帮助企业节约时间、人力等各项成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经协商,各餐饮单位在不占道、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可上下午持续“外摆”经营,中间不收摊,有效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严标准守护民生味

为让“外摆菜”既保便利又守品质,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中高档酒店外摆菜品开展专项检查,坚持“街头销售不缩水,品质标准不降低”,以严格监管筑牢食品安全与消费权益防线。

“执法人员重点核查外摆菜品是否做到价格标牌清晰完整,杜绝模糊标价、随意要价等行为。对肉类、水产等重点品类进行随机计量抽查,要求经营者严格做到足斤足两,杜绝‘缺斤短两’。同时明确,消费者可随时进店查看经营主体证照,确保消费知情权不打折扣。”禹会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强调,街头经营更需以诚信为本,标价与计量的透明是赢得口碑的关键。

围绕菜品品质,执法人员深入追溯原材料采购渠道,严防以次充好、使用过期食材等问题,要求外摆菜品与店内菜品保持同等原料标准。重点查看是否配备纱罩、保鲜膜等防尘防虫设施,热菜是否维持60℃以上保温,冷食是否配备足量冷藏设备,从存储到防护全环节消除安全隐患,不因“摆上街头”放松食品安全要求。

给“外摆菜”提个醒

随着我市餐饮单位经营“外摆菜”现象逐渐增多,为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市场监管局向餐饮单位“外摆菜”经营行为作出食品安全提示。

提示中明确,餐饮企业需公示合法资质,取得有效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小餐饮信息公示卡),且经营范围涵盖相应菜品。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上述证件、从业人员有效健康证明及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

保持加工场所及售卖区域干净、整洁,食品制作及售卖工具容器清洁,冷冻冷藏等设备能满足需求且正常运转,防蝇、防尘、防鼠、翻盖垃圾桶等设施配备齐全。

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合法途径选购食材,保证食材来源可溯。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加工制作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分区存放,生熟分开。无腐败、变质、过期及禁用食品。

对不同类型菜品分开售卖,贮存温度符合要求,严格把控售卖时限,从出餐到售出建议控制在2小时以内,鼓励小分量多批次上菜,保证菜品安全。不建议外摆售卖生食水产品、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售卖人员穿戴清洁工作衣帽,规范佩戴口罩。

同时,售卖区域有制止餐饮浪费提示。严格控制加工制作量,建议根据顾客需求提供多种不同分量菜品,提倡售卖“小份菜”“半份菜”。(何沛 杨昊泽 许伟)

【编辑:王韶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