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蚌埠:接力护忠魂 续写2400个名字的守望
发表时间:2025-08-06 08:52 来源:蚌埠日报

阳光透过松柏,洒在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固镇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欧阳阳轻轻擦拭着碑座上的浮尘。这个动作,他的爷爷做了30多年,从2016年接棒至今,欧阳阳也已坚守了9个年头。

背 影

回想起爷爷欧兴田,欧阳阳始终忘不掉的是他的背影。

1981年冬,刚从部队离休的欧兴田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固镇县清凉村。站在杂草丛生的荒地上,这位14岁就与同学组建“尖刀班”抗日的老兵,望着曾见证2400多名战友牺牲的土地,泪湿衣襟。

“谁活着,谁就要为牺牲的战友收尸守墓。”抗战时,欧兴田与战友的一句誓言,成了他此后人生不变的信仰。

带着当年的承诺,欧兴田着手重建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最初的陵园,连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临时搭起的瓜庵子里,石棉瓦的窟窿漏着星光,也漏着风雨。

欧阳阳打小跟着爷爷生活,童年的记忆里陵园里长满野草,没有围墙、没有碑石。欧阳阳喜欢缩在爷爷怀里数星星,听他讲1938年皖北抗战,讲新四军战士为守护交通要道,如何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枪口……

跟着爷爷在陵园里生活了14年,在欧阳阳的心里,爷爷是个了不起的人,也是个非常“固执”的人。没有工资,没有保障,欧兴田拖着伤病之躯,四处奔波,以一己之力建陵园。为了弄清每一位烈士的事迹,他骑着自行车跑遍周边县市,寻访老战士、英烈后人,搜集、核对英烈姓名和遗骨,把听到的故事记在笔记本上,纸页间满是批注和泪痕。

修墓、守墓,就这样30多年,陵园已经成为欧兴田生命的一部分。每逢节日,他都会为战友们点上一支蜡烛,以此缅怀。陵园里的草,枯了又青,青了又枯,却总有道根,在土里深深扎着,连着过去,也连着将来。

2016年3月,91岁的老兵欧兴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这位用承诺感动中国的倔强老兵,用一生诠释了“承诺”二字的重量。他的背影在陵园的夕阳里缩成个小黑点,却像枚钉子,把欧阳阳钉在了这里。

绿 洲

临终前,欧兴田把“不亢不卑,化作绿洲”几个字写在了纸上,字迹力透纸背,也刻进了三十多年守陵的日夜里。爷爷欧兴田去世后,整理遗物的那个月,成了欧阳阳人生的转折点。

对欧阳阳来说,眼前的这片绿洲也长成了他永恒的精神地标。誓言在无声传递,办完爷爷的后事,他关掉在宿州的生意,从城里来到乡下,搬进了爷爷守墓的小屋,成了第二代“守陵人”,承担起维护陵园、义务讲解的责任。

“给我们讲讲‘尖刀班’的故事吧。”建军节前夕的陵园里,学生们排着队,仰望着这位年轻的守墓人。欧阳阳走到纪念碑前,指尖落在“欧明海”的名字上——那是当年送爷爷去新四军学校的恩人,也是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战友,为了解敌情,欧明海两次活捉日军士兵,人民群众称他为孤胆英雄“欧老虎”。

最初讲解烈士事迹时,欧阳阳紧张得手心冒汗,连烈士名录墙的名字都认不全。他翻遍爷爷留下的300多本老战士回忆录、书籍,跑遍安徽多地拜访老兵,只为把历史细节刻进心里。

“尖刀班”少年的热血、无名战士口袋里未寄的家书……欧阳阳告诉记者:“讲解不是背书,是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些名字曾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欧阳阳学着爷爷的样子,每天清晨扫去纪念碑上的露水,傍晚给松柏浇水。在9年的守陵生活中,欧阳阳曾热血滚烫,也曾苦闷无助。在他特别难过的时候,会想起爷爷。夜深巡园后,他会搬出那架低价淘来的天文望远镜,望着星空喃喃:“爷爷,你看,这片你守了三十年的土地,现在更绿了。”

接 力

欧阳阳还记得2019年的那个春天,固镇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第一次来调研,笔记本上记满了“围墙破损”“功能滞后”等问题。那一年,欧兴田的遗嘱正式生效,陵园产权无偿移交政府。

随后的几年里,固镇县政府对陵园的纪念碑广场、烈士纪念馆、英烈名录墙、墓区、大门、停车场、绿化区域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建扩建,陵园也由14亩扩大为35亩。

“不能让守诺者孤单,以前欧阳阳一个人忙不过来,现在陵园配备了保安队伍,每日承担墓碑擦拭、垃圾清扫、绿化修剪、安全巡查等工作,让园区常年保持整洁庄严。”固镇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单民主告诉记者,针对陵园讲解力量不足的问题,陵园还联动县博物馆、垓下景区等单位建立协助机制,还聘请义务讲解员、培训退役军人志愿者,让英烈故事有了更生动的讲述者。

眼下,欧阳阳成了正式聘用的讲解员,有了稳定工资和五险一金。今年4月1日,19名烈士在陵园集中安葬,欧阳阳为孩子们讲解的画面,成了最动人的注脚。

风过松柏,如诉如泣。这座从荒草中站起的陵园,因承诺而诞生,也因承诺而鲜活。

接管陵园以来,固镇县对散葬烈士墓进行了全面摸排,通过摸底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全覆盖摸排散葬烈士墓,尊重烈属意愿,扎实推动散葬烈士墓迁移工作,共为79名零散烈士集中入园安葬。如今,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已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参观者超8万人次。

“目前,陵园烈士纪念馆的布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依据方案,今年内可以布展完成对外开放。”单民主介绍,纪念馆将重点展示固镇籍和固镇籍之外在固镇牺牲的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事迹和遗物,让英烈的故事穿过时光,住进更多人的心里。

晚风掠过松柏,像爷爷的声音在耳边。欧阳阳起身巡查最后一遍墓区,手电筒的光在碑林间流动,照亮了他和爷爷共同守护的——2400多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尤靖文 高静 凌义乐)


【编辑:于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