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禹风厚德 好人蚌埠]刘凤英:从双拐到健步—— 她用七年义剪回报重生之恩
发表时间:2025-08-12 10:36 来源:蚌埠新闻网

“闺女,今天腿脚更利索啦!”“英子,这苹果甜,快尝尝!”在固镇县的敬老院里,刘凤英穿梭在老人中间,利落地为老人们修剪着头发。这位曾被百余位老人唤作“闺女”的志愿者,如今已能健步如飞,但七年来她拄着双拐奔走的身影,早已成为老人们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刘凤英,女,1969年10月出生,固镇县杨庙镇曹徐居东薛组村民,2025年第二季度“蚌埠好人”。她的人生曾因股骨头坏死跌入谷底,瘫痪在床的痛苦岁月让她深知行动不便者的绝望。2017年,在党和政府政策的关怀下,她在原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接受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得益于健康帮扶政策的支持,大部分医疗费用得到解决。经过近一年的卧床休养和艰苦康复,她终于能够依靠双拐重新站立行走。这段重生般的经历让她刻骨铭心:“是社会的关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把温暖传递出去。”

2018年秋,当双拐还离不开身时,刘凤英就踏上了义剪之路。从曹徐居起步,她的爱心足迹逐渐延伸到周边乡镇。养老院的银发长者、独居的五保户老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群体,都成了她心头的牵挂。“我就喜欢把老人们的头发剪得整整齐齐的,胡子刮得光光亮亮的,看着利索,欢喜。老人舒服,我也舒服。”她朴实的话语里满含真挚。感同身受的体贴,成为支撑她七年如一日的力量源泉。

她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次服务的轨迹。“冬天一个多月去一次,夏天二十多天就得去一次。”凭着细致的规划,五个村庄的理发点准时迎来她的身影。如今只要三轮车的声响传来,老人们便知道“亲闺女”到了。一位五保户老人拉着记者的手说:“我们大家都喜欢她,她中午要是不回去,我们哪个都愿意留她吃午饭,而且啊,要吃好的!”

七年风雨征程,写满艰辛。养老院多在几十公里外,早年拄拐乘车的艰难可想而知。有次术后第二天,她接到院长电话说老人们想念,立即忍着疼痛赶去,结果高烧住院。“一听老人们想我,就坐不住。”她的十几把磨损的理发推子,见证着3600余次弯腰的付出。

如今当刘凤英轻快地走进院落,老人们仍像见到归家女儿般围拢。“闺女瘦了”“英子尝尝这个”,老人们省下的鸡蛋水果塞满她的衣袋。不是血缘胜似血缘的亲情,让简陋的理发椅变成了爱的驿站。

她的善举如涟漪般扩散:加入志愿者队伍带动更多人献爱心;婉拒现金捐赠,引导爱心化作246双拖鞋、246条毛巾的温暖;更在红十字会签下器官捐献书——“一把火烧了太浪费,捐出去等于我还活着。”

2020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2021年“固镇好人”的荣誉接踵而至,这位农家妇女却腼腆地说:“真没做啥大事,就是剪剪头发。是党和政府让我重新站起来,我只想把这温暖传下去。”

从依靠双拐蹒跚起步,到如今经过持续康复,她已行动自如。七年如一日地奔走于乡间小道,刘凤英用时光丈量出一条爱的轨迹。那辆电动三轮的车辙,深深印在固镇县的土地上,更印在百余位老人心里,讲述着一段关于重生与回报的生命诗篇。(郝玉琳)

【编辑:王韶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