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河溜镇倪桥村的田间地头,电动机的轰鸣声划破了田野的寂静。随着灌溉机井开始运作,水流顺着沟渠浸润着干渴的泥土,机器声响与蛙鸣虫唱交织成一曲抗旱保收的协奏曲。
“以前遇到连续干旱少雨的天气,只能眼巴巴望着天,现在打好了机井,灌溉水源随时可得,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倪桥村村民闫长前说。
面对前一段时期我市降雨量偏少、农田土壤墒情不足的问题,国元农业保险蚌埠中心支公司主动扛起保障粮食安全责任,向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部分受旱乡镇捐赠19口深水机井。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工程质量与进度,确保机井及时投入使用,有效缓解旱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近年来,国元农业保险蚌埠中心支公司致力于发挥保险保障职能,共斥资近100万元,通过捐赠水井、水泵等方式支援我市抗旱工作。“我们通过前期调研精准定位需求,此批捐建的深水井采用专业勘探技术选址,配备标准化抽水设备,单井深度达到30米,单井出水量可达每小时30立方米,能有效缓解周边村民用水难题。”该司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该司紧扣服务“三农”核心职能,统筹推进业务创新、风险防控、民生保障等重点任务,在全市农业生产、维护农户利益、应急保障等方面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上半年小麦成长关键期,我市遭受罕见的旱情,该司积极履行国企责任、担当,2025年午季种植业理赔款预计0.77亿元,创历史新高。
随着全省首例“银期企保”模式成功落地蚌埠,成功实现了农业生产“风险可保、资金可贷、成本可控、销路可保”的多重目标。“银期企保”模式即保险公司提供农业风险保障,银行以保单为授信依据发放定向贷款,贷款资金专项用于化肥采购并直接划转至农资企业,农资企业确保化肥质量,同步给予利息补贴;期货公司配套价格保险服务,有效对冲市场波动风险;粮食收购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保障销路畅通。而这仅是该司落实我省“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的缩影。
作为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农险机构充分发挥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减震器的功能,通过创新保险产品、优化服务模式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农业保险+”模式深化落地,以农业保险为纽带整合金融资源,与多家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署“保险+信贷”协议,创新推出信用贷、助粮贷等25个信贷产品。通过保单质押、保证保险增信方式,联合银行为农户提升授信额度,上半年完成贷款发放超3亿元,全省排名第五,授信同比增幅位列全省第一,有效缓解农户融资难题。
另外,围绕农户差异化需求,精准设计“完全成本+补充”“完全成本+收获期火灾险”等承保套餐,商业性农险保费已超上年全年保费,市场占比达75.73%,同比增幅73.4%,保持市场主导地位。
为农业生产筑牢“安全网”,给农民种粮吃下“定心丸”。该司将不断深化金融服务能力与质效,着力推动农业保险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促进种粮农民稳产增收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国元力量。(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