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禹风厚德 好人蚌埠]安盼盼:福利院走出的特教老师,让爱在“家”中延续
发表时间:2025-08-21 08:00 来源:蚌埠日报

身患顽疾,在院长大,她是蚌埠市儿童福利院用爱浇灌成长的“女儿”;学成归来,放弃远方,她成为百余孤残儿童最亲的“安老师”。从受助者到守护者,安盼盼用28年光阴完成了一场关于“家”的深情奔赴。近期,她也获评了2025年第二季度“蚌埠好人”。

“这里才是我的根”

2021年深秋,安盼盼告别远方,拖着行李回到从小长大的“家”——蚌埠市儿童福利院。

这个决定,源于体检失败:自小就有的肾病又一次发作,让她报考某岗位时,在通过所有考核后卡在了体检环节。当又一次被病痛折磨的她在病床上看到福利院的叔叔阿姨们焦急探望的身影,儿时的记忆奔涌而来:“张阿姨凌晨三点冒雨带着高烧的我去医院”“阿姨们用棒棒糖哄我吃药……”

“我的根在这里,这就是我的家。我要把曾经照亮我的光,照进弟弟妹妹们的生命里。”最脆弱的时刻也是最想家的时刻,安盼盼在那一刻决定,回家!

这个“家”,承载着她最温暖的记忆。1997年,安盼盼出生后不久便被蚌埠市儿童福利院收养。幼时肾病缠身,右肾缺如、左肾病变,是福利院阿姨们日夜守护才让她活下来。采访中她笑中带泪:“有次去阿姨家过夜,我兴奋地翻出秋裙,像要去春游!”如今,她房间的门永远向孩子们敞开,周末,她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看电影,用工资买课外书。“安老师不回来,我们就不睡觉!”孩子们稚气的话语,让她恍如看见当年的自己。

爱的循环,在“家”中生生不息

虽然满怀爱心,但照料福利院的孩子们,还需要更多方法。面对智力障碍、自闭症等复杂情况的孩子,安盼盼独创“三层关爱法”——生活破冰:与孩子同吃同住,消除距离;兴趣挖掘:捕捉细微特长,比如她发现沉默的牛牛痴迷绘画,便鼓励他创作;信心重建:用“成功小账本”记录点滴进步,如今牛牛作品挂满教室,大声宣告“要当漫画家”。

为了让自己能更好地照顾孩子们,安盼盼的专业之路从未停步。2023年,她主动到第一人民医院进修自闭症儿童沟通技巧;她又参加全省民政行业技能大赛集训,精进教学方法。在不懈努力下,她先后斩获市级孤残儿童护理员技能竞赛二等奖、三等奖,以及急救知识竞赛一等奖。

在她的个性化辅导下,5名曾经学习困难的孩子已成功融入普通小学。“安老师眼睛像星星!”“长大我也要当老师!”办公桌上那本《爱的教育》里,夹满孩子们稚嫩的纸条。对她而言,这是比任何奖项都更珍贵的勋章。

“小时候阿姨把酸奶省给我,现在我也给孩子们带零食。”她轻抚着同事酸奶瓶,如同接续着爱的接力棒。当虽已年长,但因各种原因无法进入社会的孩子疑惑地问:“我为什么不能离院去社会上闯荡?”安盼盼便以自己的经历温柔开解:“你看,安老师也一样啊,我们在这里也能实现价值。”

暮色中的福利院,绿意葱茏里,安盼盼正牵着蹦跳的孩子们散步。“萱萱,我们绕一大圈回家!”她指向亮灯的大楼。那里,曾有人为她点亮童年;此刻,她正成为新的光源。正如她在日记所写:“我的孩子们或许没有父母,但他们拥有整个世界的善意。而我,有幸成为传递善意的桥梁。”(郝玉琳)

【编辑:沈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