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蚌埠:当花鼓灯遇上轮椅舞者,碰撞出艺术的火花…
发表时间:2025-08-22 09:06 来源:蚌埠发布

8 月 21 日上午,蚌埠市秀水社区活动室内,一支特殊的 “轮椅花鼓灯队” 开始了日常的排练,在专业舞蹈老师的义务指导下,11 名队员正用扇子与绢花演绎着传统花鼓灯的灵动。记者现场探访得知,这是蚌山区黄庄街道东方红社区组成的队伍,大家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在下月的 “残疾人文化进社区” 文艺汇演中 “惊艳四方”。

“别人有的咱不搞,要搞就搞全国独一份的!” 队员张爱兵的话道出了团队成立的初心。此前,社区残疾人活动多以朗诵、合唱为主,缺乏鲜明特色。一次偶然的机会,团队发起人丁苏健提出:“为何不把蚌埠特色花鼓灯与轮椅结合?” 这一想法立刻得到大家响应。为了让想法落地,丁苏健辗转联系到专业花鼓灯演员胡文芝。让众人意外的是,这位曾任职于怀远县文工团、现被蚌山区文化馆特聘的资深老师,毫不犹豫地答应义务授课。“第一次见面,他们坐在轮椅上热烈鼓掌的样子,让我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胡文芝回忆道,学员们因行动不便,上课期间不喝水、不上厕所,却始终眼神发亮,这份执着让她坚定了教学的决心。

花鼓灯以腰腿灵活、动作奔放著称,这对轮椅上的学员而言无疑是巨大挑战。胡文芝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独创 “坐式教法”—— 她搬来凳子与学员平视,将原本需要肢体大幅舒展的动作,拆解为扇法、绢花的精细技巧。“虎口握扇要稳,绢花绕圈要匀,哪怕只是手腕转动,也要有花鼓灯的韵味。” 课堂上,胡文芝手把手纠正姿势,将 “单展翅”“风摆柳”“簸簸萁”“野鸡溜”“燕子出水” 等经典动作,改编成适合轮椅施展的版本。胡文芝说,学员们的刻苦远超想象,如今每人都能熟练完成招牌动作。

经过一个多月打磨,这支特殊的花鼓灯队已能完整演绎多支花鼓灯片段。今年 9 月,他们将登上社区 “残疾人文化进社区” 文艺汇演的舞台,这也是团队首次公开亮相。“为了这次演出,大家每天加练 2 小时,连服装细节都反复讨论。” 张爱兵笑着说,区残联专门拨付的 1 万元扶持资金,成了大家的 “强心剂”。胡文芝还特意带来自己艺术团的骨干成员,协助学员走位、调整队形,“要让观众看到,轮椅上的花鼓灯同样有力量、有美感。” 如今,排练室里时常传出欢快的鼓点,轮椅转动的轨迹与扇绢翻飞的弧线交织,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 在这里,残疾不是障碍,而是独特的艺术语言;轮椅不是束缚,而是承载梦想的舞台。

“轮椅花鼓灯是咱社区残疾人文化的亮点。看着大伙从零基础到能登台,打心眼儿里高兴。这不仅是艺术传承,更是残疾人精气神的展现。‘残疾人文化进社区’就该这样,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东方红社区书记郭桂芹激动地说。

当传统花鼓灯遇上轮椅舞者,碰撞出的不仅是艺术的火花,更是生命的韧性。正如胡文芝所说:“他们教会我的,远比我教给他们的更多。” 这支轮椅花鼓灯队,正用最质朴的热爱,为蚌埠的花鼓灯艺术传承镌刻温暖记忆。(陈昂 蔡梅)



【编辑:柴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