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蚌埠龙子湖区:社区邻里会客厅 绘就幸福新图景
发表时间:2025-09-04 10:36 来源:“学习强国”蚌埠学习平台

传统社区公共空间功能较为单一,办公区域缺乏亲和力,与当前“邻里守望”项目理念存在差距。如今,一场从“被动服务”到“主动联结”,从“空间闲置”到“活力漫溢”的蜕变,正在蚌埠市龙子湖区东升街道各社区的邻里会客厅生动上演。

革新旧空间,共建邻里客厅

突破“功能局限”。街道打破功能边界,打造邻里互助专属区域,满足居民休闲阅读、文化交流等多元需求,推动空间从“办事场所”向“生活场景”延伸。填补“互动空白”。街道搭建开放共享的互动空间,打破人际隔阂,促进邻里交往,助力构建亲密邻里关系。扭转“参与缺失”。街道坚持“以居民为中心”,将公众参与贯穿会客厅建设全程,确保空间真正贴合居民需求。

践行新实践,营造和谐氛围

共建“邻里互助”温暖港湾。在会客厅设立“互助角”,配备应急药箱、工具共享柜、爱心驿站等便民设施,并依托邻里守望志愿者队伍开展常态化服务。打造“多元融合”活动天地。通过灵活布局实现空间高效复用,满足老、中、青不同群体多样需求:白天作为长者棋牌室与儿童托管点,晚间转为手工坊,周末则举办邻里市集、健康讲座等。构筑“居民共治”“议事亭”议事平台。依托“邻里会客厅”“共享花园”等平台,已成功推动充电桩安装、适老化改造等78件民生实事落地。

健全硬机制,打造温馨家园

筑“家”有方。精心打造了邻里会客厅“共享花园”等温馨场景,增强居民归属感,推动居民就近参与公共事务。聚“家”有为。整合多方资源,吸纳社会组织组建“1+2+N”志愿联盟,形成“一群人、一起干”的共治氛围。治“家”有制。建立居民议事会、监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依托“淮滨小帮”“民情收音机”等品牌项目畅通诉求表达,推出“缤纷益动”小程序以积分激励参与,推动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主动者”。

经过系统性改造,邻里会客厅空间环境焕然一新,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有效拉近邻里距离,整体成效显著提升。未来,东升街道将继续秉承“邻里守望”精神内涵,以“家文化”浸润社区治理,用“邻里情”凝聚发展共识,持续深化“空间共享、多元参与、协同共治”模式,推动社区治理迈向新高度。(张云悦)

【编辑:谢祖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