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朝阳街道红旗里社区面对邻里纠纷、设施老旧、养老育幼等社区“常见病”,利用“民情诊疗室”推行“四诊工作法”——接诊、出诊、会诊、回诊,将中医智慧融入社会治理,为文明创建注入新活力。
“四诊”闭环,把脉民情的治理良方。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构建“网格+诊疗”治理体系,将琐碎民生诉求转化为系统化解决方案:精准接诊,双轨收集民情。通过“民情气象站”,将问题按急缓程度分为晴、阴、雨、雪四级,实现精准分类。主动出诊,下沉网格解忧。多元会诊,合力攻克顽疾。针对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养犬等复杂问题,社区党委联动民警、律师、物业、共建单位召开“网格联席会议”。建立“回头看”机制,通过电话回访、实地复查确保问题不反弹,群众满意度高达98%。
文明实践,滋养社区的文明根系。在“诊疗”民生难题的同时,社区深耕文明沃土,培育特色品牌。组建“夕阳红舞蹈队”“读书读报小组”等老年团队,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义诊、急救培训;打造“老有所乐”舞台,年惠及500余位老人。“亲子教育”护新苗,开设“安全课堂”“童心向党”系列活动,通过书法班、科普课堂填补儿童教育短板。联动朝阳一小、红十字会开展防溺水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共育网。“家风培育”树新风,依托家长学校,每月邀请名师开展家风家训讲座,化解家庭矛盾;评选“最美家庭”“蚌埠好人”,以榜样力量引领社区文明风尚。
志愿力量,激活治理的“红色细胞”。社区创新“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凝聚多元主体,“五心”服务精准化。以“暖心、爱心、安心、热心、贴心”为准则,组建“红旗飘扬”“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队”等特色队伍,开展政策宣传、帮扶解困、反诈宣传。“积分兑换”促长效。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居民参与环保宣传、矛盾调解可兑换生活用品,激发自治热情。“治理合伙人”扩格局,发动商户、退役军人等参与共建,形成多元共治生态。(姜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