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知道吗?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特色建筑,体现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生存智慧。”日前,小蚌埠镇统战之家传来阵阵欢笑,“籽籽同心一家亲·‘童’心共绘团结梦”系列活动正在举行。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孩子们将手工材料包组装成一栋栋精美的民族建筑,“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随着建筑模型的诞生悄然扎根。在游戏环节,通过欢乐的“投福包”游戏,大家互相帮助、彼此喝彩,团结的暖意像“福包”一样稳稳落在孩子心田。
近日,全市各地依托社区活动室、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以“暑期课堂”为载体,聚焦青少年群体的交流与成长,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通过民族文化展示、非遗手工艺体验、民族团结故事分享、结对帮扶实践等交融活动,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让各族青少年在共学共建中深化情感认同,在交流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凝聚起同心筑梦的青春力量。
淮上区在小蚌埠镇“统战之家”举办4场“籽籽同心一家亲·‘童’心共绘团结梦”系列活动,开启了一场民族文化之旅。从“非遗脸谱”沉浸式体验、民族团结故事我来讲、民族团结知识竞答、创意手工制作到抱团游戏的温暖互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拓展了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深度,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在图书馆举办了“非遗课堂”,邀请辖区内不同民族青少年开展编制中国结非遗体验活动。社区志愿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结的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耐心指导孩子们用红绳编制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中国结。“红领巾”初心社举办了“穿越烽火线——抗战胜利80周年闯关挑战”活动,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闯关挑战”形式,巧妙设计了6道关卡,将悲壮的抗日战争史转化为可感可触的实践课堂。
蚌山区湖滨社区中心金恒社区活动室内艾香袅袅,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非遗手作古法艾条制作”活动在这里举行。活动邀请辖区各族青少年居民共同参与,通过体验传统技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中,社区志愿者首先向参与者介绍了艾草的文化内涵和药用价值,从“艾叶飘香传千年”的故事切入,生动讲解了中医药文化中的民族智慧。随后,在非遗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亲手揉捻艾绒、卷制艾条,在一搓一捻间体验古法技艺的精妙。各族青少年围坐一堂,互相协作,不仅学习了传统手艺,更在互动中深化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情谊。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淮河社区中心万荣社区,通过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各族青少年共同演唱歌曲《爱我中华》。社区工作人员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携手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解民族政策、历史典故以及风俗习惯,告诉孩子们要争做促进民族团结好少年,尊重团结身边的各民族同学。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分享环节,三位青少年代表分别分享了动人的团结故事,让平等、团结、互助的理念深植于各族青少年心间,成为滋养青春成长的蓬勃力量。
禹会区组织辖区各族小朋友走进市博物馆,开展“走进博物馆非遗集市 共绘文化同心圆”主题参观活动。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带来了草编、糖画、捏面人、剪纸等多项传统技艺展示。在草编摊位前,孩子们认真观察传承人手指翻飞,将普通的麦秆编织成蚂蚱、篮子等精巧物件;糖画师傅以糖为墨、以勺为笔,在石板上勾勒出蝴蝶、生肖动物等图案,刚完成便被孩子们小心翼翼捧在手中。此次活动让各族青少年近距离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动手体验与互动交流中,不仅加深了对非遗技艺的了解,更在心中种下了文化认同与民族团结的种子。
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参与者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文化自信,感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深厚底蕴。当前,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已全面启动,围绕“淮畔石榴红 同心筑梦行”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搭建更多平台,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基层绚丽绽放。(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