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禹风厚德 好人蚌埠]张洁:一条腿撑起家庭重担 用孝心书写亲情答卷
发表时间:2025-09-10 08:01 来源:蚌埠日报

在蚌埠市张公山街道金域社区,提起居民张洁的名字,街坊邻里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位失去一条腿的80后女性用十年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亲情乐章,因事迹突出,张洁被评为2025年第二季度孝老爱亲类“蚌埠好人”。

十年坚守,用孝心撑起家庭重担

张洁,女,1988年生。13岁时,命运给了她沉重一击——因骨肉瘤左腿高位截肢。然而,病痛并未击垮她,2011年,她通过努力以优异成绩从安徽省特教中专计算机专业毕业。

命运的考验在2014年以汹涌的姿态袭来。外公突发脑梗半身瘫痪,外婆体弱多病,大舅脑梗行动不便,二舅手部残疾,而就在此时,张洁的父母也因长期操劳,双双病倒。这个家,突然就只剩下张洁能扛起重担。面对家庭的重重困境,张洁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扛起了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

2022年是煎熬与突破交织的节点。外公因“白肺”住进ICU。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张洁寸步不离地守在医院。出院后,护理难度更大:她每天跪着为外公清洗气切导管,这个连专业护工都小心翼翼的精细活,她做得一丝不苟;为让鼻饲营养均衡,她查阅医书自创食谱。十年间,外公身上从未出现过一块褥疮,房间里始终干净清爽。

张洁和女儿一起阅读

专业护理,用知识守护亲人健康

在照顾外公的过程中,张洁深刻体会到非专业护理可能带来的隐患 ,也促使她将 “凭经验照顾” 转变为 “用知识护理”。她从书店搬回专业书籍,在深夜哄睡女儿后,常常捧着书本在床头读到凌晨,书页间密密麻麻标注着笔记:“鼻饲温度需控制在 38-40℃”“翻身频率每2小时一次”“被动运动需规避关节过度牵拉”。

按摩护理则融入了康复医学原理。她根据外公的身体状况设计了“关节活动操”:左手固定肩关节,右手轻缓旋转手臂完成外展动作;拇指按压足三里穴位时,力度控制在“皮肤微微泛红但不疼痛”。为掌握最佳力度,她曾在自己手臂上反复练习,直到找到精准的施压点。

“这孩子自己走路都不方便,却总跪着给老伴擦身。”外婆抹着眼泪说,张洁的父母既心疼又自豪:“我们劝她别太累,她总说‘外公把我带大,现在该我照顾他了’。”

自强不息,用大爱回报社会

在日夜照料亲人的间隙,张洁从未忘记与自己“同频”的群体。在失去左腿十年后,她在2011年安装假肢时与德林义肢公司结缘。康复后,她留在公司工作,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患者。2022年,她与友人合伙创办义肢工作室,专为残障人士定制康复器材。

工作中,她特别关注骨癌患者。“我懂他们的苦。”张洁说。她会花几小时倾听患者倾诉,手把手教他们使用义肢。10年前,26岁的孙浩因车祸全身瘫痪,妻子离世后一度消沉绝望。张洁每天来到病床前,轻声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也曾觉得天塌了,但你看,我现在不仅能照顾家人,还能帮助更多人。”在她的鼓励下,孙浩最终重拾生活勇气。

从1988年的啼哭到2024年的坚守,张洁的人生时间线里,每个节点都刻着“不服输”的注脚。她用拐杖丈量过苦难的深度,用义肢撑起家庭的重担,更用大爱为身边的残障者铺就重生之路。就像蚌埠冬日里的腊梅,越是寒风刺骨,越要绽放出穿透阴霾的香气——这香气里,有孝老爱亲的传统底色,有自强不息的时代光芒,更有“人间值得”的生命传奇。(谢祖武)

【编辑:沈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