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到处是一片硕果累累的景象。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新北村公路边的枣林里,连片种植的枣树挂满了金灿灿的枣子,人们正忙着采摘、包装、运输。
种植大户郜宗西一大早就忙活开了,他以前在外地发展,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为了更好回报家乡,在乡贤劝说下,他选择返乡,流转近500亩土地,尝试种植冬枣、桃子等经济作物,其中冬枣种植面积50亩。为了让冬枣种植规范化,大新镇农技中心聘请专业技术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督促减少使用农药,推行绿色生产,提升冬枣品质。
新北村是大新镇重要的特色水果生产基地之一,因为毗邻淮河,土壤湿润肥沃,适合种植瓜果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但以前“小散乱”的种植模式让当地蔬果的收成和品质不突出。近年来,新北村盘活撂荒土地,发挥种植大户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推进农业新技术试点、新品种的引进,郜宗西就是其中之一。
“冬枣种植技术是提升品质的关键,种好了,一亩地收入上万元没有问题。”大新镇农技中心负责人胡明龙说,目前,五河县冬枣种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较高标准的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种植技术也不够成熟。“像郜宗西这样的种植大户,镇里采取跟踪服务的方式,在种植技术方面提供全程免费指导。今年他们的冬枣取得了大丰收,比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增收翻了两三倍,这给村民们带来很大的触动和带动,接下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胡明龙说。
“我们夫妻俩常年在枣林打工,一年收入加起来有两三万元,还能帮助儿子儿媳妇照顾小孩,挺知足的。”新北村村民杨凤兰说,她早上送过孙子上学再到枣林采摘冬枣,两边都不耽误。
据种植户郜宗西介绍,冬枣产量高,价钱也高,在皖北地区种植冬枣的也不多,攻克了种植技术难题,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目前,镇里的技术支持让他在种植上吃了一颗定心丸。
近年来,大新镇按照五河县委、县政府明确的“蔬菜、林果”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本地实际,大力引导农户发展林果种植与观光采摘产业,助力当地村民致富增收,让“富民树”更加枝繁叶茂,“富民果”更加饱满红艳。(陈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