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近日,记者走进蚌埠市淮河沿岸、城市河湖等,用相机镜头记录下蚌埠改善生态环境的生动实践。

淮河蚌埠段通过“靓淮河”工程系统治理,26公里河道拓至500米,防洪能力提升。新增水面、湿地及绿地,水质达Ⅱ类。保护水产种质,成鸟类栖息地。建滨水设施,融文化元素,成为市民休闲地,实现生态与发展双赢。
淮河蚌埠闸附近淮丰村,因淮河的壮阔、田园的风光、水闸的雄浑与湿地的野趣交织,勾勒出绝美的生态画卷,与阿勒泰的自然美景有相似之处。
经过蚌埠市禹会区相关部门的持续治理,淮河蚌埠闸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淮河航道南岸的一级陆域保护区、二级陆域保护区周边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2017年至今,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监测到的鸟类从最初的103种增加到189种,其中国家一级鸟类4种,二级26种。图为白鹭鸟群。
无人机航拍天公河及席家沟部分岸线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天河张公湖连通工程)沿线区域。
蚌山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期)黄山大道与迎宾大道东南角公共绿廊景观工程(燕山公园)实施后,周边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怀远县聚焦涡河、淮河交汇处生态治理,自2017年推行河长制,开展水环境整治与“清四乱”行动,清理河道乱象。建成409公顷滨淮省级湿地公园,保护生物多样性。多次增殖放流,设高清摄像头与无人机巡河,让这里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安徽自贸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所属经发建筑、园林市政、经发保洁等相关单位共同开展迎河水面垃圾专项清理行动。(刘晨 陈昂 陈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