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秋收尾声,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新集镇的田间地头,不见以往秸秆焚烧的浓烟,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轰鸣的秸秆粉碎还田机穿梭作业。金黄的玉米秸秆被瞬间粉碎,均匀撒在田垄间,随后翻耕入土,化作滋养土地的“天然肥料”。这是当地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
秸秆还田,肥沃土地。“秸秆还田不是简单粉碎就行,要控制粉碎长度在10厘米以内,翻耕深度达到25厘米,这样才能让秸秆充分腐熟,避免影响下一季作物生长。”新集镇农业特派员单付齐一边演示操作技巧,一边向农户讲解注意事项。针对部分农户担心秸秆还田会导致病虫害增多的问题,特派员们还推广了“秸秆粉碎+腐熟剂还田”模式,通过添加生物腐熟剂,加快秸秆分解速度,同时减少病虫害滋生,让农户放心接受新技术。

秸秆还田
“我今年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500多亩玉米,通过秸秆还田的技术,化肥用量减了不少,土壤也更松软了,既节省费用也提升效率!”种植大户谢永军望着地里干活的机械称赞道。
秸秆回收,变废为“宝”。秸秆不仅可以破碎还田肥沃土地,也可以发往电厂、菌厂、饲料加工厂等,实现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积极推广秸秆利用饲料化,以新集镇年丰场业收储中心这类的代加工厂,利用青贮、氨化和发酵等技术更好地转化秸秆变成化肥、饲家禽料等。

破碎机正在作业
“我们这2000多头湖羊,每年秸秆喂养都需要2000多吨,自己家的秸秆根本不够用,每年都要提前向周边邻居预订一些才行。”吉安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圣井说。
下一步,新集镇还将继续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拓展有机肥料等领域的应用,让秸秆变废为宝的效益持续释放,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绿色动能。(孙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