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远县古城镇的一片开阔菜园里,一群活泼的野猪正悠闲地啃食空心菜、奔跑嬉戏。这些充满野性的生灵,正是由当地动物防疫员李志军成功驯养的大别山野猪后代。依托幽美自然环境,李志军创办的特种野猪养殖场,不仅成为绿色健康食品的代表,也为当地养殖业注入了增收活力。
走进养殖基地,成群的杂交野猪在菜地中自由觅食。“它们的主食包括空心菜、红薯叶等蔬菜,虽然生长周期长,一年半才能出栏,但肉质紧实、脂肪少,口感媲美牛肉。”李志军自豪地介绍。如今,他的特种野猪肉已销往怀远、固镇、蚌埠等地,成为餐饮市场的高档食材和走亲访友的优质特产。
李志军的养殖之路始于2007年。最初,他并未涉足野猪养殖。随着对市场需求的深入洞察,他发现野猪抗病力强、食性杂,且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极具市场潜力。2013年,在获得林业部门颁发的驯养繁殖许可证后,他引进了6头大别山种野猪,建立起蚌埠市首家特种野猪养殖场。
经过两年多的科学繁育,野猪存栏量增至150余头。随后,他进一步投资20余万元,扩建占地10亩、猪舍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新养殖场,带动10户农户参与野猪养殖,形成年出栏2000头的规模效应。如今,大别山野猪肉不仅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更成为四方湖旅游的一张特色名片。
这一绿色养殖模式的探索与推广,不仅丰富了市场供给,更开辟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共赢的致富新路径。
如今,李志军的养殖事业稳步发展,年收入超过20万元,并带动周边400余户农民共同发展畜牧养殖。他还创办了“志军养殖服务中心”,自费邀请专家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年均培训150余人次,持续为地方养殖业赋能,助力乡村振兴。(谢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