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蚌埠怀远:昔日“问题清单”变身今朝“生态答卷”
发表时间:2025-10-24 10:21 来源:蚌埠日报

10月23日上午,久违的秋日朝阳将暖金色的光辉洒满怀远大地。记者随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蚌埠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深入怀远,实地见证一份份“问题清单”如何转化为合格的“生态答卷”。

采访首站直指曾位列“问题清单”的蚌埠天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报废汽车拆解,此前因粉尘大、噪音扰民问题被当地群众反映,成为2025年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的信访件。

如今,走进厂区,不见尘嚣,只闻机器低沉运转。走道两侧,报废车辆整齐叠放,地面油污由环保材料吸附,工作人员不时清理碎屑,整个厂区显得整洁有序。

“企业在前期发展过程中,环保设施未能满足生产需要,导致出现噪音和粉尘问题。后在各级政府帮助下,改进了生产工艺,增设防尘车间和隔音墙,目前已达到环保生产要求。”蚌埠天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大海表示,环保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这根弦必须时刻紧绷。

“紧绷”与切实投入,是怀远县强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缩影。针对中央及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长江(安徽)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以及省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指出的环保短板,怀远县建立“问题、任务、标准、责任”四项清单,实行“一案一策”、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确保所有问题真整改、改到位、不反弹。

随着采访的深入,视线转向龙亢镇新街村。村旁的大沟曾经淤塞严重、水体发黑,于2021年纳入省级黑臭水体治理清单,如今,这里已是另一番景象:水面清波微澜,两侧小草随风摇曳,闻不到任何异味。“以前这沟味道难闻,路过都要捂鼻子。现在水变清了,岸边也整洁了。”村民王大爷的笑脸,映在清澈的水中。

这条大沟的蜕变,得益于蚌埠市(怀远片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据该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通过清淤疏浚、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组合拳”,昔日“龙须沟”重焕生机,成为点缀乡村的“景观带”。龙亢镇关庙村的治理案例同样令人振奋,该处构建了“植物—微生物—水生植物”生态链,恢复了水体自净功能,实现了长效治理。

这些看得见的改变,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持续发力。怀远县深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蚌埠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等法律法规,推动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职,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同时强化服务指导,促进观念从“要我环保”向“我要环保”转变。


关庙村作为龙亢镇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曾经的黑臭水体如今碧波荡漾、鱼虾成群。据龙亢镇副镇长贡一玄介绍,近年来,该村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现全域全覆盖。截至目前,全村226户常住户全部完成改厕,80%以上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管控或资源化利用。此外,村内11条沟塘完成综合性清淤治理,疏通连接水系4处,黑臭水体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秋阳正好,照耀着怀远县的绿水青山。从企业的达标排放,到乡村的清澈沟渠,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处生态细节,都在诉说着保护与治理的决心与成效。(谢勋章 朱迎月)


【编辑:于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