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菊香四溢。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镇曹郢村的二十亩金菊正迎风盛放,迎来了首个采摘季。这片看似不大的试验田,承载着村里探索“赤松茸+菊花”轮作新模式的重要使命——今年试种成功,标志着“一地双收、全年无休”的增效路径初见成效,为村集体经济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菌菊轮作”,让土地不再“闲”下来。曹郢村的这二十亩土地,如今成了村里农业创新的“示范窗口”。在原有赤松茸种植的基础上,村里通过科学测算与精准安排,将赤松茸与金菊的种植周期“无缝对接”:每年9月至次年5月种植赤松茸,5月采收结束后立即播种菊花,直至秋季收获。这一“菌菊轮作”模式,有效破解了土地季节性闲置的难题,真正做到了“人地两不闲”。二十亩试验田的成功,不仅验证了一年两收的可行性,也为未来规模化推广积累了关键经验,让往日的“农闲空档”变为如今的“增收黄金期”。
试点先行,小菊花撬动大格局。作为曹郢村首次引种菊花的“试验田”,这二十亩金菊不负众望,花开喜人、品质优良。这背后,是村“两委”坚持稳中求进、科学布局的审慎态度。菊花产业的引入,不仅与原有的赤松茸产业形成了完美的季节互补,更构建起“长短期结合、优势互促”的多元化产业格局,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装上“新引擎”。

技术+市场双保障,产业发展底气足。为确保首种成功,曹郢村为这二十亩菊花上了“双保险”。技术上,村里实施统一精细管理,并邀请农业专家全程指导,确保种植技术过硬;市场上,提前与相关企业签订保底回购协议。采收后的菊花经标准化烘干处理,直接由企业收购,彻底化解了“种不好、卖不掉”的担忧。
“这二十亩的丰收,不仅仅是一片金灿灿的花海,更是我们发展信心的源泉。”曹郢村“两委”干部表示,“试点的成功,为‘菌菊轮作’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我们将系统总结经验,稳步扩大种植规模,并逐步开发自有品牌的菊花茶等深加工产品——让这朵‘致富花’,从试验田绽放至曹郢的更多土地!”(高冰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