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蚌埠市五河县头铺镇方台村种植户邓加秀的蔬菜大棚,一股清新的韭菜香气扑面而来。阳光下,一垄垄绿油油的韭菜长势喜人,叶片舒展挺拔,泛着晶莹的光泽,尽显生机与活力。棚内,邓加秀正带领工人们忙着收割、整理韭菜,大家分工明确、动作麻利,不一会儿,一捆捆鲜嫩的韭菜就整齐地摆放在一旁,等待运往市场。

韭菜大棚
“现在正是韭菜采收的好时候,棚里的韭菜品质好,根本不愁卖。”邓加秀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笑着介绍,“我一共种了41个大棚的韭菜,采用轮茬上市的模式,一年能轮茬4—5次,确保市场供应不断档。每个大棚一次能收获1500斤左右的韭菜,产量十分可观。”
谈及销售情况,邓加秀满脸欣慰。她表示,自家的韭菜早已实现订单式销售,凭借优良的品质,提前与商家签订了供货协议,收获的韭菜能第一时间运往市场,有效避免了滞销问题。收获的韭菜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同时也销往周边市县。“市场价格会根据韭菜品质有所浮动,大概在1.8—2元/斤,按照这个价格和产量计算,每年的收入很稳定。”
在种植过程中,邓加秀始终坚持绿色、健康的理念。“种植韭菜我从不用化肥,用的都是自家用鸡粪等原料经过发酵后加工成的有机肥,这样种出来的韭菜口感好、味道正,吃着也放心。”不过,考虑到韭菜的生长特殊性,为防止病虫害影响品质和产量,她会合理使用杀菌剂,严格把控用量和频次,确保韭菜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
韭菜的种植、采收等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平时忙的时候,棚里会有十几个工人帮忙,每天工资70元,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的农活,都特别乐意来。”邓加秀说道。一位正在棚内干活的村民也笑着补充:“在这里干活离家近,活也不算重,能多一份收入补贴家用,挺好的。”如今,邓加秀凭借41个韭菜大棚,不仅为自己打开了增收致富的新门路,更成为方台村设施农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下一步,头铺镇将继续深耕设施农业,把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促民增收上,让一个个大棚里长出的,不仅是优质的蔬菜,更是村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特色产业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家庭。(张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