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蚌埠五河新集镇:千亩大蒜开播 全产业链布局打造“一村一特”金字招牌
发表时间:2025-11-05 14:57 来源:“学习强国”蚌埠学习平台

农机轰鸣震田垄,人影穿梭播希望,眼下正值大蒜播种的好时节。近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新集镇三岔村的千亩农田上,播种机轰鸣作响,农户们弯腰覆土,新一季大蒜播种工作正全面展开。这片孕育生机的土地,不仅是新集镇“一村一品”战略的核心示范区,更是一条从种植到加工、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起点。

“一村一特”明方向,“订单农业”稳收益。新集镇精准锚定本地沙质土壤肥沃、灌溉体系完善的自然优势,将“一村一品”战略深度植入三岔村发展脉络,把大蒜种植确立为特色主导产业重点培育。通过科学划定千亩核心种植区、整合零散地块形成规模连片田、打造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当地大蒜种植已实现从“小散弱”向“规模化布局、集约化管理”的转型。通过在三岔村创新推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三方联动模式,三方拧成一股绳,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合力。其中,“订单农业”机制尤为关键——企业提前与合作社、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明确保底价兜底收购当季大蒜,从根源上化解了“种强销弱”“价贱伤农”的市场难题,让农户种有方向、销有保障,真正吃下发展特色农业的“定心丸”。

技术赋能提升品质,专家团队全程护航。产业振兴,技术先行。今年,三岔村再度引进经验丰富的山东大蒜专家团队,为千亩大蒜提供从选种、播种、水肥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的全程“保姆式”技术指导。

与此同时,以技术入股形式与合作社合作种植1000多亩糖蒜的李东州,已是第三年扎根三岔村。“今年我们引进了10余台大蒜播种机,加上80多人的人工,预计15天左右就能完成全部种植。”李东州一边查看刚播下的蒜种,一边介绍。作为种植实践的先行者,他对周边种蒜村民的请教也倾囊相授:“从蒜种处理的温湿度控制到播种的株距行距,只要有需要,我都会无偿上门指导,务必讲到位。”

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乡土特色品牌。新集镇通过招商引资,吸引返乡能人张万投资建设食品加工厂,成立安徽特冠食品有限公司,并成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蒜先森”品牌。企业租赁三岔村乡村振兴厂房,投入2条自动化生产线和2条一体化包装线,每年可消化鲜蒜数百万斤,足以处理本村核心种植区的大部分产出。

“我们与合作社签订了长期原料供应协议,今年播种的这千亩大蒜,其中相当一部分收获后将被直接送进车间,经过清洗、腌制、杀菌、包装等工序,加工成品牌糖蒜产品。”安徽特冠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万介绍道。

在“蒜先森”品牌旗下,产品线不断丰富扩展,除了主营的糖蒜产品外,还陆续开发出豆腐乳、腌萝卜、牛肉酱等系列特色食品,形成了以蒜制品为核心、多品类协同发展的产品矩阵,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这一布局形成了“田间种植—车间加工—市场销售”的完整闭环,不仅通过订单种植、初级加工、品牌营销等环节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将更多产业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更直接带动了就业与增收。据统计,仅大蒜种植及加工产业,就为三岔村及周边村民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3000元。

从一颗蒜种的落地,到一袋糖蒜的发货,新集镇正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将大蒜产业打造成集标准化种植、专业化加工、品牌化销售、农旅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这条不断延伸的产业链,不仅串起了农户、合作社与企业,更串联起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让“土特产”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金招牌”。(孙京城)

【编辑:谢祖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