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蚌埠禹会区:绘就水清岸绿淮水画卷
发表时间:2025-11-05 16:10 来源:蚌埠日报

在淮河蜿蜒的臂弯里,繁忙而有序的造船现场正悄然展开。位于蚌埠新港东侧的蚌埠淮河造船有限公司内,切割机正“啃咬”着钢板,铆钉枪的脆响此起彼伏,像在给钢铁巨兽“缝合筋骨”。

“就在上个月,我们顺利制造了皖北首艘“蚌埠造”LNG新能源货轮“嘉迅畅达”号,并于10月10日顺利吉水,货轮全长96米,型宽18.6米,型深6.6米,总吨达4858吨,是蚌埠市自主建造的最大吨位的新能源货轮。”安徽嘉迅航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宣荣琦告诉记者,目前公司还有两艘正在建造的新能源货轮,预计年内完成。

新能源货轮用清洁动力守护碧水蓝天,让“绿色航运”从愿景驶入现实,也开启了我市绿色航运新篇章。“嘉迅畅达”号集LNG清洁能源动力与集装箱运输功能于一体,在设计上充分兼顾“环保性”与“实用性”。采用LNG(液化天然气)动力系统,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体积巨大。通过低温工艺将其冷却至-162℃时,甲烷会液化成LNG,相较传统燃油船舶,可减少约20%碳排放、近100%硫氧化物排放及85%氮氧化物排放,噪音污染也显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更小,被业内称为“移动的绿色运输单元”。

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近年来,禹会区加快培育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LNG新能源货轮“嘉迅畅达”号顺利吉水,为解决内河航运碳排放、大气污染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蚌埠方案”,有效推动区域水运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深化绿色造船技术创新,以更高标准践行企业环保责任,为江淮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贡献造船企业的专业力量,助力绘就水清岸绿的淮水画卷。”宣荣琦说。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蜿蜒的母亲河淮河,正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溯流而上,蚌埠淮河造船有限公司西侧百余米处,“昔日荒蛮地、今飘艾草香”的良好愿景正在实现。

这片约50亩的空地,原先地势高低不平,加之长期无人管理,杂草丛生,偷倒建筑垃圾的情况时有发生,成为一片荒蛮地。2024年起,禹会区大庆街道着手对这片空地进行变身改造,通过深挖将土壤中的建筑垃圾进行筛选,并交由专业公司处理。将剩余的土壤在原地进行回填,把原先坑坑洼洼的不毛之地整理成一眼可望到头的平整良田。

如何变废为宝?大庆街道转变思路,将此地块承包给第三方进行耕种,于2024年底试种了部分艾草。由于艾草种植适应性比较强,经济价值相对较高,也是现在新兴的产业之一,既可以解决管理荒地产生的人力物力问题,又能够产生一定收益,可谓一举两得。“通过试种发现艾草长势良好,我们打算进行艾草扩种,现在这些工人正在对艾草进行移栽,在现场我们也能够闻到艾草发出来的阵阵香味。预计到明年春天,这里的艾草种植可以实现规模化。”禹会区大庆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訾兴说。

为了达到长效管控的目的,大庆街道加大对周边的农户和居民进行环保宣传,宋滩社区组织了名为“爱心公社”的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志愿服务,每次组织20-30人对淮河沿岸的垃圾进行清理,并宣传禁烧、禁排等环保理念。同时利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强化重点防控,在现场设置了5个摄像头和报警系统,对进入区域内的人进行自动报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以实际行动守护母亲河。(李景)

【编辑:谢祖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