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热心公益救援 一腔热血助人
——记固镇县蓝天救援队队员王灿
发表时间:2023-09-07 15:53 来源:蚌埠文明网

什么是纯公益救援?什么是助人为乐?什么是舍己为人?固镇县蓝天救援队队员王灿,用一桩桩痴迷公益的感人故事, 一个个件舍己救人的动人场景, 一幕幕抗灾救援的奉献画面,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他热心公益,不计得失,奉爱助人,不求回报,深深温暖了社会,弘扬了正气,传播了正能量。为此,2020年—2022年他连续三年被固镇县蓝天救援队评为优秀队员;2021年被中国蓝天救援总队评为优秀队员;2020年被蚌埠市文明办评为优秀志愿者;2021年被蚌埠市文明办评为岗位学雷锋志愿者标兵;2022年获得蚌埠市百名“最美防疫人”荣誉称号。


热爱公益  件件小事融真情

“致力公益事业,爱心成就未来”。王灿今年41岁,家住固镇县城,是一名从事农资经营的个体户,他十分热爱公益事业,乐善好施帮助别人。纯洁的心灵和刻在骨子里的爱心,成就他不忘初心,热爱公益的品格。2017年10月份,他成为了固镇县蓝天救援队的一员,刚入队的第一天他就决心把抢险救援、奉献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蓝天救援队是纯公益性质的紧急救援机构,资金全靠自筹,为克服队里的经费困难,他自购救援服装与装备,自掏腰包进行救援技能实战化学习。2020年7月,他自费1万多元先后到巢湖、合肥等地学习救援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不怕苦不怕累,理论和实践成绩都是整个培训班的尖子,很快拿到了“五级救援”资格证书。2022年9月份,队里接到谷阳镇唐南居的一位村民求助说他80多岁的老父亲从家里走失。接报后,王灿和队友们立即帮助查找,最终在一块玉米地里找到了老人,这时老人已经休克,王灿用他学到的专业救援知识科学施救,很快使老人恢复了意识。


王灿热爱公益,不仅自己掏钱买装备学技术等,还经常捐款捐物,向社会奉献爱心,不管是孤寡老人、贫困学子还是患病的残疾人,只要他能帮得上的,他都会慷慨解囊,尽己所能给予帮助。去年3月份,他得知仲兴镇有个“冰冻人”患者,家里很困难,得知情况后他立即送去了1000块钱和物品。每年春节和重阳节他都带着钱物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嘘寒问暖。据统计,近年来,王灿先后为公益事业或病老伤残捐款捐物达1万多元。为防止孩子溺水,他先后20多次走进校园,宣传防溺水知识。王灿用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温暖了社会,赢得了赞誉。


不顾安危  冰河搜救显本色

“舍己救人是一种最高境界的伟大行为。”在2021年1月17日的早上,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正准备外出做生意的王灿突然接到蓝天救援队的紧急电话,说在县城一护城河旁边,有一小孩因和家长闹矛盾,跳入河里,情况危急。接到通知后,为了赶时间,王灿立即驾驶私家车前往,到达现场后,他立即脱下棉衣跳入河里,一把托起正在河水中挣扎的小男孩。由于天气实在太冷,王灿的手脚很快被冻僵,自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为了尽快把孩子救上岸,他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一边拖住孩子,一边奋力往岸边游。就在王灿竭尽全力把孩子推到岸边后,他的腿被冻得抽筋,几乎沉进了水底,幸好队友及时赶到,把他救了上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王灿被救上岸后,腿上被冰块划破了几个口子,鲜血直流,他完全不顾这些,首先想到的是孩子,他和队友们一起把自己的干棉衣给孩子换上,让孩子保暖,自己却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


2023年1月14日深夜,天气异常寒冷,鹅毛般的大雪,搓绵扯絮,下个不停。蓝天救援队接到本县新马桥镇的群众电话求援称在某大桥处有人跳河自杀。接此求助后,王灿和队友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因为他是队里的救援骨干,就主动请缨,黑夜里顶风冒雪驾船下水搜救。由于当时气候比较恶劣,人落水时间较长,又不知道落水人的确切位置,只能凭直觉和经验实行拉网式搜救。虽然王灿和队友们顶着刺骨的寒风,冒着暴雪,忍饥受冻,在水里连续搜救了三天两夜,还是没能挽回落水者的生命,最终在距落水者跳河处1.5公里的地方把落水者打捞上岸。在这次搜救任务中,王灿因为遭受严重的风寒,不幸患病住进了医院,当身边的人问他救援时一分钱也没有,你到底图个啥?王灿却说:我们做公益啥也不图,竭尽所能挽救灾难中的每一个生命,是蓝天救援队的追求,也是我个人的追求。


据了解,在王灿加入蓝天救援队的几年时间里,他先后参与各种搜救 100多起,挽救生命 10 人次,他用事实彰显了奉爱助人的大无畏精神。


抗灾救援 勇猛果敢冲在前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灿在每次的抢险抗灾救援中,他都毫不畏惧,冲锋在前。


2020年7月18日安徽霍邱、寿县遭受特大水灾。接到求援后,固镇县蓝天救援队紧急驰援,王灿和队友们三天两夜没有休息,抢救和转移了65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2021年7月河南新乡暴雨成灾,王灿和队友们火速集结,于23日携带冲锋舟、橡皮艇和常用药品等专业救援设备连夜出发,在7月24日凌晨3点35分,抵达新乡市抗洪抢险指挥部,6点30分,根据指挥部安排前往新乡市共产主义大桥附近挨家挨户搜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运送紧急救援物资。



当时的气温高达36摄氏度,洪水中夹杂着垃圾、粪便以及溺亡的家畜,王灿和队友们头顶骄阳、身泡浊水,连续奋战17个小时,安全营救被困群众263人,其中危重病人5人,孕妇2人,老人36人、儿童22人;还为当地抗洪人员运送方便面、矿泉水、药品等救灾物资20余艇次。直到7月25日新乡市抢险救援工作被部队接管,王灿才和队友们撤离。创下了在河南新乡特大水灾救援、志愿服务时长1550多小时的记录。


今年7月末,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遭遇强降雨,河北涿州防汛形势严峻,受灾人数逾13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8月2日,固镇县蓝天救援队立刻组织8名经验丰富的队员,带上救援装备和饮用水、方便食品,千里驰援涿州。



王灿作为队里的中坚力量,被队里安排“挑大梁”。刚到涿州,他和队友们就被安排到灾情比较严重的高新区,当时,“四周水流湍急,水下的广告牌、指示牌、电线杆等尖锐物体给救援舟艇带来极大的威胁,随时有舟毁人伤的可能。在救援时王灿小心翼翼,根据村民提供的视频确定路线后,争分夺秒,尽快靠近每一位等待施救的群众。尽管当时气温很高,条件极为艰苦,但王灿丝毫没有退却,在涿州救援的4天3夜里,王灿和队友们的睡眠时间加在一起只有9个多小时,更没有洗过一次澡,既使身上脏了也只能简单地擦一下。他和队友们先后共转运89名受灾群众,协助其他救援队转运500余名受灾群众,转运物资10余吨。


【编辑:侯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