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徐娜娜:做孩子的观察者与同行人
发表时间:2023-09-12 15:58 来源:蚌埠日报

周四的一节音乐课上,在五河县直机关幼儿园里,老师徐娜娜专注地弹着钢琴,孩子们则伴着钢琴声合唱,童声清澈悠扬、钢琴声悦耳动听。音乐课结束,孩子们在徐娜娜的带领下来到户外,开始户外课程。小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在游戏道具上蹦跳,徐娜娜在一旁观察,不时拿出手机记录。

“这就是我一天的工作内容。照顾好小朋友们的吃喝拉撒睡、带领他们全身心投入每一次歌唱、每一个活动。”徐娜娜告诉记者,她给自己的定位是和孩子在一起时像个孩子。

孩子举手时便及时回应,蹲下来用孩子们的语言进行交流,面对小朋友们真挚的情感表达,徐娜娜也会给出最易理解的情感回应。见过徐娜娜的课堂,便很容易理解“像孩子一样”这句话的意思。自然、亲切、有耐心、擅长引导,“大班的小朋友们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他们都十分信赖我。”

尽管已从事幼儿教育工作11年,徐娜娜依然坚持工作后,及时将白天课程中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形成观察记录表。“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用的性格、爱好、习惯,需要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郭旭从滚筒上掉了下来,反复几次尝试还是不行。当我再次观察他们时,三个小家伙完美地上演了一场配合战。”在一份自主游戏观察记录表上,徐娜娜这样描述当天的课程。紧接着,徐娜娜给出自己的观察分析,“郭旭小朋友对于挑战滚筒非常感兴趣,也能够坚持尝试,在得到同伴的帮助后,克服了胆怯的心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继续关注不同个性幼儿与滚筒互动的游戏情况。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这是徐娜娜从这次观察中得到的反思和感悟,类似的观察记录还有很多。采访中,徐娜娜说,幼儿的一日生活即课程。秉持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徐娜娜对于班上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格外留心。“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我们进行观察、引导学习的绝佳机会。”

从幼儿小班教到大班,日积月累的相处和接触,很多孩子渐渐地把徐娜娜当成了亲人。“有一天我正在上课,忽然,之前教过的一个小朋友跑来向我展示他的红领巾。那是他第一次当上少先队员,便想到要过来告诉我。能够得到孩子们的信任,真是十分感动。”徐娜娜说。

到农村小学支教期间,了解到部分农村的孩子没有使用过油画棒、马克笔,徐娜娜便自费给这群孩子买了绘画工具,还将自家的电子琴搬进教室。“没有一个孩子会拒绝音乐。支教期间,我每周坚持给他们上美术课和音乐课。同时,将古诗词融入音乐旋律中进行教学。”

一年支教期结束,徐娜娜所教授的班级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孩子们知道了我下学期要回县城,抱着我哭了好久。”谈起这段经历,徐娜娜有些哽咽地说。

今年6月,凭借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勤奋认真的教学态度,徐娜娜荣获“安徽省教坛新星”荣誉称号。在过往的荣誉和奖项上,再度被肯定和认可,徐娜娜欣喜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要继续钻研教学技能。正如其笔下的诗句所写,谷穗谦卑的姿态里,沉淀着成长的重力。

蚌报融媒体记者 王立春 文   图片: 徐娜娜与学生一同阅读绘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贾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