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考大学这样的喜事确实没必要大操大办,只邀请自家亲近的亲戚朋友,凑齐两三桌人图个喜庆就足够了,我家小孩今年考大学我带头在‘新风堂’简办喜事。”大圩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先为在村部“新风堂”里举办的移风易俗签名仪式上率先表态。
“我们结合高考结束大学录取的时间节点,在大圩村‘新风堂’开展了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实际宣传、表态签名让大家‘从我做起’,在红白喜事上将移风易俗落到实处。”小圩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黄川告诉笔者。
据悉,2023年2月大圩村“新风堂”在村文化大礼堂挂牌以来,迅速成为本村的移风易俗宣传阵地、便民利民宴会中心、文明乡风示范基地。
小圩镇文明实践所在“新风堂”内举办移风易俗签名仪式
依托硬件,打造全镇移风易俗宣传阵地模板。大圩村“新风堂”于大圩村文化大礼堂挂牌,大礼堂建筑面积320平方米,配套桌椅60余套,可同时容纳180余人,充足的活动空间为镇村移风易俗主题活动提供了优质场所。2月以来,小圩镇文明实践所联合大圩村文明实践站开展了包括破除陈规陋习宣讲会、移风易俗签字仪式等多场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参与人次达到200余人,基本覆盖大圩村所有家庭,将移风易俗新风吹进每个家庭。
全村参与,共建便民利民宴会中心。通过建立和健全新风堂制度,成立红白理事会,大圩村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新风堂制度、流程,设置了移风易俗“221”行动墙,即随礼不超过200元、酒席不超过20桌、每桌不超过10个菜。大圩村的村民们在新风堂办红白喜事,村民会自己买菜,再请当地擅长厨艺的村民来烹饪,或者请流动厨师,大大节省了宴席支出。“新风堂”在成为便民利民的宴会中心的同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村民人情费支出明显减轻,乡风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新风堂”内墙上张贴的新风菜单及收费标准
发挥优势,争当全镇移风易俗示范基地。大圩村位于五河县小圩镇东部,沱浍两河之间,距离县城约9公里,是全镇第一个省级美丽乡村,304省道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新风堂”坐落在省道旁边,每当“新风堂”里举办文明节俭的新型红白事,都会被路过的其它村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少小圩镇其他村民表示,这样的新型宴会,既节省了财力物力,又显得整洁文明,希望以后自己家的红白事也能在这样的场所举办。“新风堂”独特的位置优势加上大圩村美丽乡村的环境优势,使得小圩镇各村村民都感受到文明新风带来的清新气息。据了解,小圩镇当下又有大吴村、下黄村正在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文化大礼堂,大圩村“新风堂”示范基地的作用将在未来带动更多乡村打造自己的移风易俗基地。
“下一步,大圩村将继续完善‘新风堂’功能、优化‘新风堂’服务,将‘新风堂’加快建设成为集文化宣传、议事、宴会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小圩村党总支书记王培虹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