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
禹会区秀水社区:以志愿服务联盟 赋能文明实践活动
——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发表时间:2023-12-14 11:15 来源:蚌埠文明网

“志愿服务是文明实践的主要形式,志愿者是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秀水社区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掘社区群众的特长,分门别类组织志愿者队伍,建立起了由三支志愿者队伍组成的“志愿者联盟”,并与党建共建单位积极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服务群众上千人次。

今年以来,秀水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文明实践活动为切入点,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志愿服务共融共通,科学运用“领、融、聚、引、带”五字工作法,不断整合各类资源,高质量推进“文明实践站”融合发展,以志愿服务赋能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乐民生、聚民力、暖民心。

发动组织“领”,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秀水社区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由三支志愿者队伍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联盟”,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谋划部署和统筹推进作用,明确两委成员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安排部署“志愿者联盟”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在“志愿者联盟”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与上级各部门沟通联系,健全完善“党建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化、管理标准化、队伍专业化,形成了共商共建、共融共享的工作模式,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今年以来,秀水社区加大宣传力度,社区网络员负责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线上线下实现志愿者招募、注册、登记、文明实践活动动态发布等功能,目前社区共有三支志愿服务队,100余名志愿者,孵化了1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印发了《秀水社区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暂行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健全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和关爱礼遇机制,明确了对志愿者的评选表彰、激励措施,不断增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创新方式“融”打造一体发展模式

为让“志愿者联盟”发展“融”出特色,“创”出亮点, 社区以服务于民为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资源为基础,创新融入服务于民应急指挥班,通过收集数据信息,及时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针对性安排志愿服务项目,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同时文明实践站联系志愿便民服务队获取群众关切的热点话题,策划有温度、项目接地气、活动有报道。通过“志愿者联盟”相互借力、抱团发展,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有力线上线下支撑。如:小广告影响城市文明形象,造成城市“牛皮癣”,给群众带来不便。秀水社区组织相关志愿服务人员成立了“便民服务行业”志愿服务队,并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我爱我家爱心互助志愿服务队”,吸纳相关从业人员成为志愿服务队队员,免费为辖区特殊困难人群提供家用电维接、疏通管道、维修电器、义诊理疗、按摩保健、理发、磨刀、磨剪子等便民服务,工作之余随手铲除“野广告”,有效杜绝从业人员乱涂乱贴。让小广告“制造者”化身为“治理者”、“监督者”,蝶变成为市民群众的“贴心人”。



搭建载体“聚”“融”聚传播力出精品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挖掘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为融媒体提供一线新闻线索与报道。融媒体人员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精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供的新闻线索进行宣传报道,打造出文明实践“来源多元、发布多元、形式多元”的格局。

以文化人“引”推动文明实践春风化雨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行“志愿者”服务模式,建立群众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群众评单四单机制,以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为切入口,通过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党群服务队、综合性文化服务队、社团艺术服务队、综治服务队等各类基层阵地资源,深入挖掘、充分发挥本地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思想、新文化、新理论宣传教育,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增强群众情感认同,吸纳社区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例如蚌埠花鼓灯人民艺术团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联盟”把党的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科学知识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变成一个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如情景剧《婆婆也是妈》《劝孝》、非遗花鼓灯歌舞剧《龙狮鼓舞淮河情》等丰富多彩的节目 ,给广大居民带来了文化大餐,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巧妙地把观赏性和理论性、导向性结合起来,收获了一大群忠实的群众粉丝。吸纳了我爱我家爱心互助站帮助残疼人改善生活环境,开展残疾人心理和艺术辅导,带领残疾人一起开展志愿服务,是群众们交口称赞的志愿者服务队。

壮大产业“带”共享文明实践发展成果

结合全域推进、全面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上下足功夫,加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宣传力度,不断推出见实效、可复制、能推广的高质量志愿服务项目品牌。目前,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主要涉及理论政策宣传、文化文艺服务、文明创建活动、养生保健、便民服务等领域。围绕“传理论”,将理论宣传和惠民服务、文化生活、情景体验、情感交流等有机融合,打造了秀水便民快板、非遗花鼓灯传承、“健康秀水”等志愿服务项目,大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围绕“解民忧”,针对空巢老人、留守未成年人、残疾群众等特殊群体,设计了“最美志愿者便民”、“志愿之光”、“志愿孝民·关爱暖心”,等志愿服务项目,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全力推动文社区新风走深走实。

“志愿者联盟”融合目前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秀水社区“志愿者联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互通互融,共建共享,探索形成“服务融合+文明实践”工作格局,确保“志愿者联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融得了、融得顺、融得好,有实绩、有案例、有品牌,将文明实践带到群众“家门口”,使文明新风吹入千家万户,打通宣传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编辑:贾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