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报融媒体记者 陈瑶 文/图
“延安路大桥开始修建了,这是全市的大事。为大桥腾地方就是我家最大的大事。”家住延安路18栋的王之周说,去年家里最难忘的大事肯定是为了建大桥准备拆迁。
今年70岁的王之周,从1981年退伍后不久就住进了延安路18栋。修建大桥的消息确定后不久,街道、社区就开始入户摸底调查,王之周明白,这次是真的要与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家告别了。在这里,他结婚、生女,把孩子们养大,再看着孩子的孩子长大。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承载了半生的回忆。
曾经,王之周也想过,可能要在这里终老一生了。当拆迁的风吹来,他心中有不舍,但当大桥项目建设启动后,他和老伴态度很坚决:同意,支持!
王之周每天都要到现场看看大桥新变化
“从大了说,我们是为了蚌埠的发展大局,舍小家为大家,从小了说,其实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更美好的生活。”王之周相信,大桥的建成必将给蚌埠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便利,而身处其中的每一个蚌埠人都将受益,“蚌埠好了,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才会更好,我们的这点付出算不了什么。”
每天早上,王之周从家里出发,沿着淮河岸边一直向东走到“拉丝桥”一带,遛弯锻炼。“淮河边上是越来越好看了,等延安路大桥建好,我们南来北往更方便了。”王之周说,自己因为有正骨、推拿的手艺,经常还去淮上区给一些病患、朋友做推拿,每次去一趟得花一个多小时,如果大桥建好了,自己去淮上区可方便多了。
“我是名孤儿,过去吃了太多苦,现在能过上好日子,全靠党和政府,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王之周心里清楚,大桥建设是蚌埠的大事、要事,自己作为中共党员、“蚌埠好人”更应当全力支持。大桥开工建设后,王之周平常闲来无事时更喜欢徒步到河堤上,看看大桥的“成长”。在他心里,这里承载了他大半生最美好的回忆,而大桥也寄托着他对未来生活更美好的祈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