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蚌埠网讯 位于涂山路和工农路交叉口,有一座名为“吴忠好交通管理服务工作室”的交通岗亭。多年来,这座岗亭不仅充当交警的执勤驻扎点,更为往来车辆和行人提供各种便民服务,成为我市路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群众办理车辆手续
说起这座便民交通岗亭,就不得不提到交通民警吴忠好。今年48岁的他曾经是一名转业军人,2013年担任市交警二大队民警,负责路面交通秩序维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坚持为往来群众提供服务。2018年2月,鉴于其突出的工作表现,市公安局以其姓名为岗亭命名,为我市道路交通管理新增了又一张名片。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路口西南角的“吴忠好交通管理服务工作室”的岗亭,岗亭是两间小屋,虽然面积不大,但配备了座椅、饮水机、便民服务箱等物品,门外还有一张带坐垫的长条靠背椅供行人休息,显得特别贴心。
“涂山路和工农路交叉口,是我市的交通要道,因地处老城区,该路段不仅人多车多、道路混杂,而且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经常混行,经常发生各种纠纷事故,是辖区交通管理的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吴忠好告诉记者,为了改善交通状况,他和同事除了做好交通维持和执法,还向往来车辆行人提供必要帮助,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去年夏天的某个上午,吴忠好正在路口指挥交通,看到路对面有一位女士穿着高跟鞋,推着电瓶车艰难向北前行。“同志你好!你怎么逆行了?”听到警察询问,女士尴尬地一笑,目光落在了电瓶车后轮。原来,她出发时后胎已经有漏气迹象,但因为要赶点就匆忙上车,结果没到地点车胎就瘪了。
了解情况后,吴忠好二话不说立马返回岗亭拿了打气筒,三下五除二就把车胎气打了起来,最终让该女士顺利赶到单位。次日,这位女士特地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了岗亭,表达对吴警官的感谢。
吴忠好介绍岗亭设置给行人的座椅
不只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使用者,吴忠好对行人同样关爱有加。张大爷是家住丽都园小区居民,由于几年前不幸罹患中风,他过马路时行动比较迟缓,经常从“绿灯”走到“红灯”。每次看到他来到路口,吴忠好和同事都会默契上前,一边招呼车辆慢行,一边搀扶着他走完整个人行道。现在,张大爷一见到吴忠好就说,“吴警官,你就是俺的‘活拐杖’,每次看到你,俺心里就踏实了。”
后来,考虑到像张大爷的老人不止一位,吴忠好索性地记下了所有附近老人的活动规律,并告诉所有同事,即便自己不在岗亭值班,执勤同事也会护送老人平安出行。“辖区有五、六个行动不便老人常过马路,我们都给他们及家属留了联系电话,一旦遇到困难,我们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吴忠好还说,为了方便老人和行人歇脚,他还特意在岗亭外安置了一条长椅。
如今,在吴忠好的带动下,这座不到30平方米的小岗亭被打造成了集交警执勤、行人休息、便民服务、车辆违章办理等服务为一体“爱心驿站”,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誉和好评,而他本人也多次荣获“十佳交通民警”“优秀人民警察”“优秀共产党员”“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我是人民警察,也是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宗旨和工作,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采访中,吴忠好告诉记者,市公安局将该交通岗亭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不是对他个人的褒奖,而是对他和同事的肯定,今后他将带领大家继续维护好辖区道路交通秩序,为全市的道路安全保驾护航。
融媒体记者 贾铁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