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文明网讯(融媒体记者 王立春 通讯员 李向前)4月3日,有着百年历史的五河清明庙会开幕。舞龙、舞狮、划旱船等非遗文化艺术轮番展演,庙会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赶着一年一度的传统清明庙会,五河县申集镇泗河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锋带着村民手工制作的艾草产品来到了庙会展销现场。艾草香包、艾枕、艾垫等产品在展销位一字排开,不时有市民上前咨询。“3日到7日庙会期间,我们都在这里展销,已经收到了五河经济开发区一些企业的团购订单。”刘锋说。
近年来,泗河村利用村庄道路两侧、房前屋后等闲置土地,大力发展艾草产业,带领村民致富增收。该村通过研究学习艾草的生长习性,并进行一年实验性种植后,当年就为村集体经济创造8万元收益。“现在,隔壁村庄看到种艾草能赚钱,也都开始种起来了。”刘锋告诉记者。
除种植艾草,卖艾草苗外,为更大程度挖掘艾草的可利用价值,刘锋带着村民利用村里的党群服务阵地、农户庭院等创办“艾草工坊”,村集体与村民签订艾草、艾产品回收协议,实现艾产品深加工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双赢。
据统计,2023年,该村艾产品销售额达30万元,通过销售艾草苗实现收益15余万元,带动20多户村民增收,户均增收近一万元。
每逢庙会、展会、活动等活动场合,刘锋便会带着“泗河艾”出现。刘锋告诉记者,为了扩大艾草产业知名度,将“泗河艾”品牌推广出去,自己带着村民参加过宁波、合肥、蚌埠等地的农产品展销活动。
从“泗河艾”展位出发,在今年的五河清明庙会农产品展销区域,还能看到辣椒酱、小豆饼、五河大米等多种本地特色农产品。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32家展销公司通过现场介绍、网络解说等形式,向往来游客讲解各自有特色、有文化、有故事的家乡味道。
据悉,五河清明庙会是淮河流域规模较大、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和充分展现民族精神的庙会,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期间,十里八乡的百姓汇聚一堂,各色商品聚集展销,庙会不仅成为民众传承文化、增进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更是展现地方民俗风情、促进地方经济与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节庆活动。
让古老的传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五河县以清明庙会为载体,巧妙将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将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振兴中,在丰富文旅业态的同时,还可促进乡村发展从单一产业向多元形态,带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兴旺。”庙会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