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明薪火,崇尚文明实践。禹会区纬四街道新船塘社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结合实践阵地资源特点和优势,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模式,通过创新志愿服务方式、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完善志愿服务机制等方式,促进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充,服务项目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之花绚丽多彩。
发出“动员令”, 打造文明实践“新品牌”
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去年以来,社区打造的 “‘四助’为老 情暖夕阳”志愿服务品牌正式启动,向辖区志愿者发出“集结号”和“动员令”。“四助”志愿服务品牌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而成立,广泛吸纳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广大群体加入,组成“助浴”“ 助急”“ 助餐”“助乐”四支不同类别的志愿服务队,致力于开展生活照料、精神陪伴、文体健康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为老人解忧、解烦、解闷、解难,真正将为老服务做精做细,暖心守护夕阳红。目前,“四助”志愿队伍不断壮大,将立足社区,持续以居民群众需求为主导,结合“点单式”服务模式,把志愿服务品牌做精做实。
打出“组合拳”,唱响志愿服务“协奏曲”
社区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和有效平台,实现组织力量“联合积聚”。深化“社区呼叫、部门报到”工作,与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链接各类社会资源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对老旧小区开展多次综合治理,实现组织力量“横向整合”。以小区、楼栋、商铺等为基础,将社区原有的7个网格细化为66个微格,建立“一格一员”管理体系,统筹群众口碑好、办事能力强、示范带动有力的老党员、“五老”人员、青年人才、群众代表,深入开展政策宣传、便民服务和矛盾化解,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实现组织力量“纵向延伸”。
打造“新模式”,推进服务群众“零距离”
为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阵地,社区积极打造红色“暖心驿站”,驿站配备饮水机、微波炉、充电器、应急药箱等,还配有暖心提示、政策宣传、有声党建、书籍报刊等内容,暖“新”服务角成了快递员、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稍作休息的温馨港湾。新就业群体是社区治理的“助力军”,为了发挥好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进楼入户的工作优势和群体优势,社区依托“暖心驿站”,邀请部分快递员、外卖小哥加入社区基层治理队伍,以“流动网格员”的身份帮助社区网格员开展治理工作,赋予他们“平安巡查员”“文明宣传员”等身份,引导新就业群体在工作之余开展排查隐患线索、参与创文创卫、收集社情民意、服务助老爱幼的行动,让“小哥们”真正融入和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来,汇聚成基层治理的“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