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皖东北淮河中下游的五河县,因淮、浍、漴、潼、沱五水汇聚而得名,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鱼蟹竞游、鸟类翩飞,县城河水潺绕,水在城中,城在水间,素有“皖北水乡”之称。这两年,五河县着力打造“两山三湖一水库”旅游风景区,不断拓宽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空间。
手握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五河县通过梨花节、清明庙会、龙虾节、螃蟹节等四季节庆活动,发展精品文旅。同时,深挖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筹备文化旅游美食季系列活动、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品牌。更让人欣喜的是,五河县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上,与农事节气、地域特色相结合,实现节庆活动与日常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自家舞台演出精彩
精彩的节目、美味的龙虾、如织的人流……日前,2024五河县第二届文化旅游美食季开幕式暨五河县第二届龙虾美食节在沱湖乡大岗村开幕。
当天一大早,74岁的五河县朱顶镇三塘村村民冯应明便赶到开幕式现场,“从三塘到大岗有60多公里,来晚了赶不上演出。”冯应明所在的三塘永兴舞龙队有40人,团队人虽多,但任务明确。“我们几个负责敲锣,她们舞龙。”冯应明告诉记者。
开幕式首个节目便是三塘永兴舞龙队,台上舞龙、台下敲锣,尽管表演者的平均年龄都在55岁上下,但他们的激情演出,瞬间点燃了现场热度。“从接到表演通知到正式上场表演,也就排练了十来分钟。”说起舞龙,冯应明满脸兴奋,“我从十几岁就开始表演了,到现在都好几十年了。”
唱进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五河民歌《摘石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钱杆舞、旱船舞、五河清明庙会等,五河县自然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同样亮点纷呈。今年早些时候,沱湖乡沱湖村入选2024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清明庙会上的民俗踩街、杂技表演等纷获好评。
农文旅产业如何高质量融合,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资源是关键。五河地理位置优越,水系发达,水资源比较丰富,适合水产品养殖发展,自古以来就是皖北有名的鱼米之乡。梨花节、清明庙会、龙虾节、螃蟹节等四季节庆活动已成为五河县精品文旅活动,带动了乡村旅游热潮,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企业唱戏群众受益
从大岗村入口进入龙虾美食节主会场,避不开的便是安徽省润博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润博农业”)。作为本届龙虾美食节的承办方,润博农业更为人称道的是其稻虾蟹共作生态养殖模式。
2017年,润博农业负责人黄跃宗开始自筹资金在大岗村建立稻虾蟹共养田。5000亩的水面种植面积,每年可出产20万斤的螃蟹、50万斤的龙虾和400万斤左右的水稻。“稻虾共作”模式集生态水产养殖、无公害水稻种植为一体,以其虾田不用农药、肥料,出产的龙虾、稻米口感好,畅销江浙沪等地。
2023年,安徽润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收获虾田稻400余万斤、龙虾60万斤、螃蟹20万斤,亩均产值5000元以上,较传统产业产值亩均增加2000元以上,亩均效益增加1000元。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润博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跻身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成为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省级龙头企业。其旗下大岗村蟹田米、沱湖大渔龙虾等绿色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员工”形式推广“虾稻”共作种养生态模式,带动企业、养殖大户创收致富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大岗村通过推广稻虾、稻蟹共作规模农业,带动全村2800人实现稳定增收,人均年增收4000元左右。”沱湖乡党委书记孙晓峰介绍。
节庆文旅持续升温
一场节日活动能给地方带来什么?五河县以美食、美景为着力点,做好“四季”文章,以农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深入挖掘乡村文旅资源,推出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打造农文旅精品活动。
今年以来,五河县通过举办第十一届沟东梨花节、2024龙年清明庙会等文旅活动,清明期间共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旅游收入约5000万元。
深挖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积极筹备文化旅游美食季系列活动、推荐和申报各类乡村旅游精品品牌,近年来,五河县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将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与农事节气、当地特色相结合,确保节庆活动与日常旅游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五河以龙虾为媒,加强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互动合作,撬动产业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擦亮皖北最美水乡这张亮丽名片的同时,也欢迎大家回到家乡投资兴业,观光旅游。”五河县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在开幕式上表示。(王立春 李向前)